問:藏傳佛教裏的灌頂何義?爲何必須先灌頂才能持某一個咒或修持?
師父:佛法從外面講道理,然後慢慢實修進去。佛教講聲聞、緣覺、菩薩這叁乘,外顯教。菩薩發菩提心之後,又會有事部、行部、瑜伽部的密教。瑜伽部裏又分無上瑜伽部的阿底瑜伽、阿努瑜伽,無上瑜伽部的內、外、密的這個。灌頂只是我們修行人到了一定階段之後,比如理論、顯教的這些、我們的品德啊什麼都跟上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好像,我比個例子,生命內在更甚深的一個層面就打開了,灌頂是代表了這個教法在人間的傳播、傳承。
但是不是所有我們現在國外,在海外很多機會遇到藏傳佛教,都很喜歡去參加灌頂,不是你參加灌頂了,你就怎麼樣了。大多數去參加屬于結緣,結緣什麼呢?那個結緣跟我今天來開會,大家見面結緣是同一個道理。但是這種灌頂也叫授權,也叫開許。你真的持,很大的信心,你聽師父的話,修十萬加行。在這個過程當中,比如每一個修法你都能夠見瑞相,這樣就會從相似的、結緣的,進入到真實的。
爲什麼叫密的呢?因爲每個人本來就有的,但是你卻不知道,這個叫密。不是說我有一個密,我再傳給你,不是這樣的。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但是我不知道我的佛性在哪兒。我的佛性跟釋迦牟尼佛一模一樣的,也是神通廣大,但是我們不知道,所以這個叫密。個個都有佛性,你不要冤枉祂,自己做凡夫。所以人啊,人皆可爲聖賢,自己要立志。
今天大家來,跨洋過海這麼遠地來。這裏跟我們中國正好差十二個小時。到這裏來,不遠萬裏來送給大家禮物。除了外面擺了那麼多點心吃,還有那麼多精神的食物。我們親自見面,你看我一邊咳嗽一邊跟你們講,帶病上陣啊。
希望大家能夠記住一個話題:我們都有佛性,好好的,通過住持叁寶,好好學習,開發自信叁寶,轉凡成聖。這幾十年就超越生老病死,跳出六道輪回,超出叁界,跟著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不生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