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惡友究竟有多惡?

  惡友究竟有多惡?

  雪漠

  

  《佛子行叁十七頌》中還專門講了區別惡友和善知識的方法:“伴彼若使叁毒長,並壞聞思修作業,能轉慈悲令喪失,遠惡友是佛子行。依彼若令惡漸盡,功德猶如初月增,則較自身尤愛重,依善知識佛子行。”

  

  簡言之,能讓自己減少和息滅貪嗔癡等煩惱的人,是善知識;反之,則是惡友。

  

  那麼,惡友究竟有多惡?

  

  老祖宗有種說法,有時遇了惡友,可使一個人“萬劫不複”。這當然是指要是那惡友讓他喪失信根,遠離正道,造下大惡,或者親近了惡友,致使自己遭遇壽難,喪失人身,自然是“萬劫不複”了。

  

  事實上,許多選擇了惡友的人,得到的,大多是佛教所說的“現世報”。就是在他們活著時,就得到了選擇惡友帶來的惡報。這是很可怕的事。

  

  我的生活中充滿了這樣的例子。有些人本來很好,無論做人做事,都有底線,都有准繩,但不幸遇到惡友,喪失了做人的底線,造惡因,做惡事。早期的佛教僧團中,提婆達多是典型的惡友,由于他的存在,才導致了僧團的分裂,出現了六群惡比丘,于是有了“生陷地獄”者。

  

  有一個青年,一直信仰佛教,爲人謙和,做人做事皆有可道之處,後來不幸遇到惡友。在惡友的蠱惑下,他喪失信根,染上了一身壞毛病,耍小聰明,陽奉陰違,誹謗正法。後來,他出了家,穿了一身僧裝又回到城市。他脫了僧裝時泡妞玩女人,穿了僧裝當和尚應供。佛陀明明將淫戒定爲僧家的“斷頭罪”,犯了僧家“斷頭罪”,再也沒有資格穿僧服。像這樣一邊玩女人一邊穿僧服的人,無疑是佛門騙子。損壞佛門聲譽的人,按佛教的說法,他明明是地獄種子,卻偏偏充清淨的和尚,騙吃騙喝,騙財騙色,失去了做人的起碼底線。

  

  還有一個女子,人很善良,不幸遭遇惡友,受到挾持,一起生活多年,先得抑郁症,後得絕症,遭遇了命難。有人問醫生她得惡病的原因,醫生說:要是將你跟狼關在一間房中幾年,你早就得癌了。他說許多病是由抑郁引起的。許多癌症患者在得病之前,幾乎都有過情緒非常糟糕的一段時期。醫生說,小白鼠要是長期關在貓籠旁邊,也會長出惡性腫瘤的。

  

  下面的內容,選自百度“癌症的原因”詞條:

  

  致癌的因素十分複雜,而精神因素在癌症的發生和發展上起著重要作用。現代醫學發現,癌症好發于一些受到挫折後,長期處于精神壓抑、焦慮、沮喪、苦悶、恐懼、悲哀等情緒緊張的人。精神心理因素並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卻往往以一種慢性的持續性的刺激來影響和降低肌體的免疫力,增加癌症的發生率。這些刺激主要是通過神經生理、神經內分泌和免疫叁個系統的相互聯系起作用的,最後使腎上腺素皮質酮等內分泌增加,進入血液循環,從而損害人體免疫功能,導致正常細胞癌變。研究表明,當強烈的精神緊張刺激,使人喪失應對能力而表現出抑郁、沮喪的情緒時,會促使皮質類固醇激素分泌過度,從而抑製了免疫系統的功能,癌症就有可能在免疫系統功能下降時形成。專家還發現,情緒極度沮喪的人,血液中的T淋巴細胞數量明顯減少,免疫功能下降。

  

  醫學家在一項調查中發現,81.2%的癌症病人在患病前曾遭受過負性生活事件的打擊。……京、滬等大城市的一項398例胃癌配對調查發現一個共同點,即胃癌患者都有經常生悶氣的情況,從而說明不良的精神因素可以導致胃癌的發生,同時各地調查還發現性格開朗、精神健康的人不易患胃癌。祖國醫學也認爲“七情”的過度會導致氣滯血瘀而發生癌症,認爲“百病皆生于氣”、“萬病皆源于心”。動物實驗也證明,在連續精神刺激下,動物體內可長出腫瘤。

  

  可以這樣說,心情糟糕、情緒緊張、抑郁、悲觀的人是癌魔的青睐者,癌症喜歡纏繞這些人。爲了預防癌症的發生,我們不僅要防止各種致癌因素,還應當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和穩定的情緒,保證身心健康。

  

  可見,跟惡友的接觸,有時候,不僅僅會讓自己精神上受到汙染,更會讓自己面臨生命的留難。因爲跟惡友相處時,會增長自己的貪婪、仇恨、愚昧以及其他的否面情緒。而這種情緒,定然會對生命産生不利的影響,也定然會影響壽命。

  曆史上有很多出色的女子,不幸嫁了惡人,大多會抑郁經年,不治而死,于是老祖宗有了“紅顔薄命”之說。

  

  至于爲惡人直接摧殘而死者,更是屢見不鮮。我們舉個現成的子,1993年10月8日,有著詩人之名的顧城在新西蘭的寓所,用斧頭砍死了妻子謝烨,然後自殺。筆者在看到謝晔那張美麗的照片時,心都在顫抖。我很能理解謝晔母親寫的那封滴著血淚的信。謝晔要是不選擇跟顧城待在一起,她還會被人用利斧砍開腦殼嗎?

  

  在《無死的金剛心》中,瓊波浪覺也遭遇了這類事,他說:“那些善于幻想的女孩總是將騙子和小人塑造成心中的藝術家和修行人。騙子們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更不靠勞動養活自己。他們的生存,完全依托女孩們的辛勤勞動。那些可愛也可憐的女孩,以爲自己在爲藝術和信仰做著貢獻,但她們根本不知道,她們用青春、生命和愛情——更有將對方對自己的控製和占有當成愛情而陶醉自慰者——供養的,其實是一個懶漢和騙子。要是再遇上一個沒有理性的暴徒,或是那女子發現了欺騙卻不能自我救度,再或是由于發現真相、抑郁入心,進而惡病纏身、喪失健康,這一生也就白耗了。你眼睜睜看著那些充滿向往的女子,正撲向打著“信仰”和“愛情”旗號的騙子懷抱。你心疼如刀絞,卻徒喚奈何。你知道,在被“信仰”和“愛情”美酒沖昏大腦之後,她們是連爹媽都不要的。你縱然吼破嗓門,也無濟于事。待得真相大白,生米已成熟飯,兒女繞膝,滄桑入心,只能自認命苦,自咽苦酒。或有不甘心者,便選擇了離婚,將命運苦果抛給了可憐的孩子。”

  

  這世上,總是充滿著這類遺憾。這遺憾,也成爲佛陀發現的“有漏皆苦”這一真理的最佳注腳。

  

  至于受惡友蠱惑,壞了信根,大做惡事,更是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按佛教的說法,那便不是斷了一生的慧命,更會斷了生生世世的慧命。

  

  所以,在沒有修得足夠的定力和慧力之前,修道者一定要遠離惡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