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身心,貼近智慧
我們還沒有學習佛法之前,都是很放逸懈怠的,懈怠到不能再懈怠的狀態。所以在剛開始接觸佛法的時候,爲了策勵你可以精進一點,可以真的轉心向法,所以會先描述最嚴重的結果。例如你用煩惱,造了什麼樣的業,你就會有什麼樣的果報,這個是把最壞的情況講出來,而不是表示你做了就一定是那樣,因爲在那個果成熟中間,還有很多的緣可以去改變它。
我們現在一定會有煩惱心,造作許多煩惱的念頭。當我們動了一個惡念,總會開始自己嚇自己,說完了!完了!再翻開經典,就更覺得完了,經典裏說的惡業我都通通造過,怎麼辦?如果你真的有這個恐懼心讓你更精進的話,這還是不錯的。
但通常我們只會越來越緊張,緊張到一種神經超緊繃的程度。其實一個人的神經越緊張,對于佛法的智慧就越無法接收。因爲佛法是要把你的心打開,當你敞開你的心,就能夠生起更多的智慧。如果總是一直緊繃,過意的在意這些事情,其實是讓我們沒有辦法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