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的歡喜
大家每天都在做一些功課,在佛教的傳統中,功課是重「質」不重「量」,你要念什麼內容那都沒有差別,例如覺得悲心比較缺少,多念觀音菩薩修行法門有關的經典,如果你覺得智慧缺少,建議你多念《心經》,如果你覺得你的願力不夠,就多念《普賢行願品》。你念《心經》,熏修你的智慧,念《普賢行願品》、觀音心咒熏修你的慈悲。
念的很多不代表你修得很好,坐的時間很久也不代表精進。
精進是什麼意思?是對善法保持歡喜心,如果做一個小時的功課,但是卻做得有壓力、煩惱,這不是精進的精神。
例如你每天很簡單的念一遍《心經》、禅修ㄧ、二十分鍾,在這短暫的半個鍾頭裏面做的很歡喜,保持這種對法的歡喜心就是精進。
每天一點一滴的累積覺性的厚度到最後升起一個大覺,不要再注意時間的長短,主要是在這個很簡單的功課中,你是不是歡喜的?你應該這樣去選擇你功課的內容。
這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修行不是一件事,修行是每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