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鮮期無限
菩薩發願要利益衆生,不是要讓每個人都變成佛教徒才是利益衆生。而是對于身邊每個人,即使他現在生命的願望,對于快樂的定義只是世間的物質層面,菩薩都願意去成就這件事情,爲什麼呢?因爲可以讓他暫時的離苦得樂。
之後慢慢地再去成就究竟的利益,實際上究竟的利益也不是讓他變成一個佛教徒。究竟的利益是在和他互動的過程中,讓他的生命和慈悲、智慧的精神有了更多的連結,這才是真正的利益。
這個時代已經不缺佛教徒,真正缺的是腦子清楚的菩薩行者。
佛教的文化、佛教徒的身份,也許只能暫時的按摩一下煩惱疲乏的心,保鮮期有限;唯有讓對方的心中能夠或直接、或間接的種下一些慈悲和智慧的種子,才是真正能除一切苦的利生法門,而且保鮮期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