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持律儀
持戒這件事情。受持所謂的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等等戒律的受持,大都和我們一般人相應的煩惱是相違的。因爲戒律的精神是要幫助我們:和煩惱保持距離。
所以如果一個學佛的人只受持戒律,以爲只要在行爲、語言上和所謂的戒律是相同的,就是修行了,就要把自己弄得不舒服一點,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仿佛戒律的局限多一點就是修行。
如果說持戒就是修行的全部,一些外在的形式做得很好,就是修行的話,戒律就是幫派的幫規。
對許多修行人而言,他們的概念中,戒律可能跟幫派的幫規是一樣的,只是知道不要犯幫規,而不知道這對生命的幫助在哪裏,所以很死板。也許這就是只關注持戒的功德,而忘了持戒的精神的結果。
于是偶爾稍微做得不到位,就擔心自己幾十年的功力就此毀了!
如果我們今天學習佛法只是在遵守一些外在的規定,而忽略了那個事情的精神對我們修行的意義,也許我們只是迷迷糊糊地在守護一個幫規,幫規本身是沒有什麼精神的。例如你現在加入一個幫派之後,不能退出,如果要退出,就要先自廢武功之類的,這是很無聊的規定。
所以我們要重新好好地想一下修行、持戒這件事情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