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心起
所謂的對別人慈悲,或者對自己慈悲,並不光是立足于快樂這個感受。當然我們會講到快樂這個詞,但是現在講的快樂跟一般的人理解的快樂是不一樣的。
例如這個人喝酒很快樂,你對他慈悲就要給他酒嗎?不是的,因爲不是立足于煩惱建立的快樂。
對于一個菩薩觀修的慈悲來說,慈悲心如果是立足于快樂的話,這樣的慈悲心是有局限性的,而且是很不穩定的,爲什麼呢?因爲所謂的快樂跟痛苦就是一個相對的事物。
你現在經驗到快樂,其實是相對地緩解了一些痛苦,才有快樂的感受,不是嗎?爲什麼還需要創造更多的快樂呢?是因爲那個被緩解的痛苦又發生了,所以需要再次地緩解它。
菩薩的悲心是要超越痛苦和快樂的,超越了苦跟樂的局限,因此叫做大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