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空,所以能改變
佛陀教導空性的思維,不是要我們對緣起現象不再關注,把一切想成是空洞洞的;而是爲了調整錯誤的概念,不要用和智慧不相應的觀點,去回應現在面對的每一件事,應該認識到事物的的本質就是因緣生、自性空。
如果一件事情不成功,那是因緣不聚合,所以不需要太難過,而應該去聚合更圓滿的因緣來成就這件事情。另一方面,因緣不聚合也未必是壞事,有些人生病、遇到挫折,他說這不是遇到絕路,而是借由這樣的因緣在提醒自己,生命該轉彎了!
爲什麼會知道生命該轉彎了?因爲是空性,所以每件事物都有無限的可能性!如果一個東西,它可以獨立存在、可以永恒不變地存在,有一個具有可以被主宰控製性的存在,那不管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再去改變它了!
因爲一切都是空性的,在事物的本質中沒有一個已經被定型的成分,所以才有辦法可以改變。一切的成功跟失敗、好與不好,都取決于緣起聚合的力量。
當你認識到心中的煩惱,生起煩惱的成份裏面沒有一個獨立的煩惱、沒有一個永恒的煩惱、沒有具有主宰性的煩惱,就能夠放松地接受這個煩惱的顯相,運用正面的思考,聚合更多好的因緣,來成就正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