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飲酒罪教誨文
納摩咕噜然那亞①!
叁時諸佛總體性,頂禮具恩諸上師!
自己對自立誓言:大金剛持能仁王釋王大金剛持尊,
從未開許飲能迷。
真言真實無虛僞,即便天地可顛倒,
因果真實絕不虛。
酒乃衆罪之根源,根本戒之佛所言。
放逸懶散度一生,甚深教誨隨風去,
暇滿人生酒迷損,煩惱惡業由此增。
一切善根因酒壞,拖延修誦行善業。
飲酒無常念減損,執著常見隨之增。
飲酒不明輪回罪,卻生貪婪愉悅感。
飲酒藐視因果理,隨惡習行積罪過。
飲酒能奪命及顔,速生白發及皺紋。
飲酒損減諸福報,金銀財物爲酒漂。
飲酒隨吐妄念語,無法隱秘諸密語。
飲酒欲食總不夠,無論什麼皆想要。
飲酒分別念更盛,妄念連續不斷生。
飲酒心識不自主,妄說具足諸神通。
飲酒身四大不調,幻言五根八識明。
飲酒成瘾樂魔蒙,幻覺識已九倍增。
飲酒無人不迷惑,無論貴賤爲其墮。
飲酒自招諸病魔,不治之症夭亡多。
飲酒引來諸邪魔,招致一切戰和亂。
飲酒誘發瘋癫魔,語無倫次似瘋子。
飲酒心亂神經痛,嗔心惱怒如火熾。
飲酒我執傲慢大,自覺高貴等王子。
飲酒無慚亦無愧,失壞叁戒行邪淫。
飲酒非理增嫉妒,褒貶空話所左右。
飲酒增生無明惑,令人愚蠢失根力。
飲酒如行屍走肉,隨時倒于怨敵前。
飲酒閻羅王使者,爲之喪命多又多。
《安住正念經》有雲:
“爲酒所惑諸人等,即猶如活死人般。”
此等多招諸災禍。
命脈因入風邪故,靈識隨乘業風馬,
馳騁惡習煩惱坪,誤認歡喜和快活。
業風野駒醉能迷,心之識童因乘彼,
解脫教誨耳旁過。
急往號叫地獄行,恒馳不脫輪回坪,
任汝不厭其煩行,終必達此目的地。
無虛密續如實雲:
“何人飲用此能迷,其必招來衆邪魔;
瑜伽行者若酒醉,號叫地獄被活煎。
是故飲酒具諸罪,如服劇毒當斷除。
叁世諸佛未開許,諸佛菩薩當斷毒,
竺藏大德常貶之,惟五毒化密藥外,
顯密諸宗所禁戒。
佛未開許飲能迷,彼具叁十五種罪。
但仍有人喜好此,因皆上瘾如飲露,
鹹稱賓宴之勝用。
飲酒離罪具功德,我未曾見何地贊,
是否自境不清淨!
蓮生怙主、布瓦巴②,曾飲五百馱烈酒,
仍然無足不滿意,太陽作押昔公案③。
何人不被酒所迷,如蓮未被煩惱汙,
乃是大乘密法行。
非我愚夫所能飲,何人不信佛所言,
藐視因果損自身!
邬金蓮師火中坐,飲毒如鳥騰虛空,
亦複如是諸大德,能現無量成就相。
自己是否具勝力?
若具何爲酒所迷,須依大乘大力行,
下乘愚者墮惡道。
僅作密乘法物外,蓮師曾宣飲酒罪:
即便見如虛空高,因果取舍細如塵。
《抉擇善惡經》亦雲:
“今生飲酒麻醉者,墮入飲烊銅地獄。
遠離慮盼瑜伽師,縱殺百人本不畏,
然實未害一小命。”
“酒屬密教法物故,基本無有實煩惱。
明人豈能飲瘋液?飲酒諸罪墮根源:
一受放逸惡念驅,二如瘋象失戒律,
叁損神智如屍癡,成解脫障惡道因。”
《喜樂所問經》有雲:
“常迷喜好飲酒者,不能自利及利他,
飲酒令愚變憔悴,猶如草烏④不可飲。
非爲瘋子誰飲毒,戲耍邪魔鐵鈎刃,
溶爲酒肉作誘餌,若爲貪婪我執食,
心識魚兒引誘嫌,引墮號叫地獄中,
叁十有五萬年間,恒受焚燒諸酷苦。
若人違反微罪墮,得生五百瘋子身,
此等具有無量罪。”
爲除衆生飲酒障,我當持戒斷能迷,
遠離上述諸罪過,身心自在增善根,
具足智慧心舒暢,入正道等功德多。
此斷飲酒罪方便法!
爲自開導此教誨,于白岩山虛空窟,
老丐名號爲鄧燈,以此記錄諸功德,
惟願放逸諸罪障,叁界衆生得解脫。
注釋:
①此句意爲頂禮上師寶。
②“蓮生怙主”,指蓮花佛;“布瓦巴”,是印度八十大成就者之一。
③一次布巴瓦尊者曾在一家酒店飲酒,當店主人要求其付酒錢時,尊者說當太陽落下時即付。結果從那天起,太陽連續多日沒有移動過,直到國王聞訊趕來懇求尊者後,太陽才落下。
④“草烏”,指一種毒性很強的植物性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