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過去生,但看今日身;欲知未來生,但看今日心。我們今日的人身是來自過去生的業力所産生的一個結果。人身是非常珍貴難得的,我們由于過去生的善業才有這個因。藉由布施、戒殺、放生,我們可以累積善業,而這對來生有很大的助益。
發願比發誓還重要,大乘佛教都是「願」,所以要把願成爲你的生命,願是永恒的生命。你只要去布施、持戒、忍辱,世間一切福報具足。發願不是個學術思想,願在當下,真實的發心自然有很大的助緣。菜市場、屠宰場、路邊的人,衆生很苦,現在就開始利益吧。
慈悲的佛陀,製定的每一條戒律都是爲了保護我們的心。如果無法戒殺、護生,而繼續傷害衆生,這不是一個具有慈悲心的人所應有的行爲。藉由護生,關心世上一切衆生的疾苦,尊重一切生命,開發我們本有的慈悲心與喜舍心,對衆生施以大無畏,令離苦得樂,長養慈悲心,這是戒殺、護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