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安忍,不生煩惱

  所以菩薩教化衆生:當忍受一切內外順、逆、苦、樂等境,對所遭遇的種種障礙與成就,皆能安忍,不生煩惱,自能身心安隱,成就自利。進一步來說,能化諸有情,皆令和順,是名利他。能做到所謂逆境不瞋,順境不喜,心裏還是維持原來的甯靜祥和,這就叫做忍。

  在佛法八萬四千種法門中,忍辱爲何會列于菩薩六度修行之一?因爲忍辱不僅是日常生活中與他人接觸時最容易遇上的考驗,更是每個人修行中必經之磨練過程。

  我們要時時將心靈的房間打掃幹淨,讓它充滿慈悲與甯靜,散發出智慧的光明;如此,不但能改變自己的身心健康,也能改善居住的環境以及社會的磁場。因此努力不懈地修行,就是自在的解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