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之根
前不久,有幸與上師希阿榮博堪布一起散步, 上師關于“無常”和“執著即煩惱”的開示令我如飲甘露,豁然開朗。是啊,萬法無常,執著才是痛苦的根源。放下執著,意味著幸福的到來,那是真正的自由。
值遇佛法之前,我在紛繁的生活中被時喜時悲、時怨時怒的情緒帶著飛奔不止,就像狂奔的野馬從不曾停歇。我就像是騎著那野馬的瘋子,充滿了恐慌,只能緊緊抓住一些似乎可靠的“救命稻草”——財富、家庭、事業、夢想、愛情……,以爲只要緊緊抓住就萬事大吉。不知不覺中,心性的天空被貪婪、怨恨、癡迷、傲慢、疑惑、嫉妒的烏雲所籠罩,此生在毫無實義的漂泊中空耗了近四十個年頭,無時無刻都苦不堪言。雖然自己偶有意識想要擺脫,卻由于缺乏智慧和無始以來的習氣而沒有力量對治,終究無法自拔,只好把那些“稻草”抓緊再抓緊,實不知那執著恰恰是所有煩惱與痛苦的根源。
這執著使我目光短淺,心量局限。記得青春年少時,特別在意自己的形象,尤其是發型是否整潔漂亮。一次與夥伴去修剪頭發,沾沾自喜地從理發店出來,路上卻不小心摔了一個大跟頭,連人帶車跌進路邊的汙水中,滿身滿臉都是泥汙,我爬起來最先做的是照鏡子,看自己新修的發型是否淩亂,惹得路人和同伴嬉笑不已,而我竟不曾發現頭發下面自己的臉被泥汙弄得狼狽不堪,真是可笑啊!
對細小事物的執著已足以障蔽自己的目光,那對所謂重大事物的執著就更不待言了。這執著使我疲于奔命,勞苦不息。九十年代初,我以優異的成績被一所萬衆矚目的高等院校錄取了,既然是萬衆矚目,其中的人傑精英當然滿目皆是。我在原來的生活圈中自認爲是鳳毛麟角,來到新的環境,滿眼皆是強力的對手,處處爭先恐後,卻處處敗下陣來,無形的壓力不知不覺中時刻籠罩著我。終于,心中的憤懑找到了噴薄而出的出口,在一次突發事件中,我看似有理地揮舞著拳頭,甚而舉起了刀……鮮血濺在牆上、臉上……我被開除了。這于我來說無異于毀滅的打擊, 可是充滿懊悔的我依然不甘心在成功的路上就此失敗。我流放了自己,躲到一個無親無故的城市。事隔兩年,我重新考回那所大學,親朋好友都感慨我的堅韌不拔,我也再次躊躇滿志,但愚昧的我絲毫沒有覺察,這是我執的又一次勝利。
再次上大學後,對名利的貪求驅使我隱忍著咬牙生扛,一刻不停地在功名利祿的道路上攀爬,小有成績就徒生傲慢,不可一世;偶遇挫折,又輾轉反側,一蹶不振, 像名利的奴隸一般片刻不得安甯。孰不知,浮華俱是過眼煙雲,若罔自向外馳求,轉眼白了少年頭,待到大限,兩手空空啊!
而立之年,成家立業,經曆了些許人生的變故,貌似對功名利祿看淡了許多,那其實是出于無奈罷了。此時卻對感情産生了極大的執著,每每回家探望父母,都要一廂情願地去安排他們的生活,買回去很多自以爲可以盡表孝心的物件,教他們如何使用,完全沒有顧及家人的感受,好像是讓大家都來看看這個兒子有多孝順,這自我標榜似的“關愛”真是讓人羞愧啊!而父母無論怎樣都應和著我,慈愛地承受著我帶給他們的一切,待送走我後,我留下的許多的負累卻只有他們才能體會。現在想來,自己口口聲聲的“愛”其實都是自私,是強製的“要求被接受”,是索取“你們也要如此愛我”的籌碼,真是可悲。
回想此生罔過的近四十個春秋,心時刻被執著的鐵索捆縛著,沒有片刻的安樂,反而不知造了多少惡業。時常被噩夢驚醒的我總是對著無盡的黑暗無助地歎息,不知所措。
二零零八年的元旦,是諸佛菩薩不舍衆生的慈悲引領我皈依叁寶,是希阿榮博上師與佛無二的智慧和悲憫給了我這個在淒冷暗夜裏不斷漂泊的浪子如父般的擁抱。皈依時那清脆的彈指一響,好似一縷陽光,穿透了烏雲遮蔽的天空,我才知道烏雲的上面有著自由的天空、絢麗的陽光。
在希阿榮博上師的引領下,我試著打開心扉,試著去擁抱一切,試著爲別人著想, 試著給予無私的愛……
家庭和睦、夫妻恩愛、子孫滿堂, 這些恩恩愛愛的執著曾經像無形的繩索,捆縛著我,稍不如我意,就怨天尤人或針鋒相對,在患得患失中嘗盡苦楚。而現在我才知道,世事無常,夫妻因緣盡時,還得分手;子孫滿堂,卻任誰也不能代爲死亡;高朋滿座,也只如擦肩而過的路人,畢竟分離。今日佳偶,怎知不是昔日冤家;今日對頭,又怎知不是過去父母。
希阿榮博上師的開示有這樣的一句:阖家團圓從來不是我們心目中幸福的體現。我們最大的幸福是解脫。所以只要一家人都走在通向解脫的路上就滿足了。這真是對我莫大的鼓勵啊!
作者:秋吉尼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