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是否開悟?見解是否圓滿?——細致辨析了知、覺受與證悟

  是否開悟?見解是否圓滿?——細致辨析了知、覺受與證悟

  有些人請我印證他的見解是否是開悟的見解?他的空性見解是否圓滿?我想雖然我不懂空性,但若你真想辯證一下自己的見解,也不是沒有辦法,比如你可以問一下你房間的牆壁。如果你的空性見解是真實的,那麼你穿過這堵牆是決定沒問題的;但若要是頭上撞一個包的話,那我還是建議你要仔細辨析了知、覺受和證悟這叁種境界。因爲我們絕不能把了知和覺受當做證悟。

  就如同我們知道渴的時候喝水可以解渴,但是僅僅知道這點就能解渴嗎?當然遠遠不夠。因爲即便你已經在理論上知道水可以解渴,而實際當中不去喝水的的話,你永遠無法解渴。所謂了知境界也同樣一個道理,雖然知道一切法的本性爲空性,但在沒有實證空性之前,這兩者之間的距離還非常遙遠,所以這就叫了知階段。

  如何理解覺受階段呢?就如同當今很多修學禅定的弟子說自己好像對禅修已經有一些經驗了,但這種所謂的經驗還是有生滅性的,今天有明天可能就沒有了。

  這樣的狀態就如同在渴的時候,已經知道水可以解渴,也知道一定要喝,並且實際當中也已經嘗了一滴水,但此時雖然已經嘗到了水的味道,可是真的已經解渴了嗎?當然沒有。但是這種狀態比之前的了知已經更深一層,因爲已經知道了水的味道,也體會到了水的稍許功能,但是由于喝得太少的緣故,所以還是解不了渴,這種狀態就叫做覺受。

  因此當我們進入實修以後,對禅修有了一些比了知更深刻的實修道驗,這就叫覺受。但是這種覺受並不可靠,若要是不繼續禅修串習,非常容易退失。

  當我們暢飲水以後,渴的感覺已經消盡,此時就是證悟。因此雖然從了知到證悟,都是在講解喝水可以解渴,但是實際當中的感覺受用完全不同。

  所謂了知只是知道水可以解渴,但是渴的感覺仍舊存在;覺受是喝了一滴水,雖然比前面的感覺更深一層,但是渴的感覺還存在;最後面完全暢飲水以後,渴的感覺已經不存在了,這叁個狀態就是了知、覺受和證悟之區別。

  若不懂這叁者的區別,有些人就會認爲自己對一件事情已經認識,或者有某些感受就叫做開悟。可是開悟並不是這麼安立的,僅僅知道、感受的見解還是了知、覺受段。

  就如同我們說文字禅和理論禅一般,雖然文字上已經有所了知,但是並不能因此就稱之爲開悟,因爲了知文字的當下並不能消盡一切煩惱。如同我等曆代傳承祖師無垢光尊者所傳講般:“口頭空言之了知境界,故不得菩提勝果。”也就是說,了知這些文字固然有功德,但這種了知的當下煩惱還不能消盡,成辦解脫的功德還不具有,因此他並不是真正的證悟。所以,對于了知、覺受與證悟的辨析,我們要細致思維爲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