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支供與積累資糧
七支供是顯宗和密宗積累資糧的共同方法。每次修法前作七支供,可以積累廣大的資糧,對往生淨土和證悟空性都有幫助。顯宗的教法裏包含了七支供,不修七支供的話,很難往生淨土;密宗的上師瑜伽,也要通過修七支供而生起智慧的信心,這樣才可能證悟空性。
《普賢行願品》講了七支供的內容。在修七支供時,首先要觀想對境,觀想上師、阿彌陀佛或者觀世音菩薩等法相,然後向對境作七支供,從而積累殊勝的福報資糧。
一、頂禮支:
平時見到上師、佛像都要恭敬頂禮,頂禮時必須身口意叁門一致配合才圓滿。
在心間合掌時,必須要保持掌心之間是空的,像蓮花苞或嘎烏盒一樣,如果掌心之間沒有留空間,那就屬于外道的修法。平時念經和見上師時都應該合掌在心間,觀想掌中握著如意寶,表示對諸佛菩薩恭敬。
頂禮時,首先合掌放在頭頂,觀想頂禮佛的身,清淨自己身的業障;再放在喉間,觀想頂禮佛的語,清淨自己語的業障;再放在心間,觀想頂禮佛的意或者智慧,清淨自己意的業障。然後五體投地,即指額頭、雙手、雙腿都觸地,觀想頂禮佛的身、口、意、功德和事業,清淨自己的五毒。最後站起來,身體要站直。
總之,頂禮時身要端正,合掌要標准;語要念百字明、七支供、上師祈禱文、皈依偈、佛的名號或者心咒等,不要閉著嘴什麼都不念;意要觀想六道衆生都具足智慧的信心,與我們一同向殊勝對境祈禱頂禮。這樣將身口意配合好,頂禮的功德非常不可思議。如果沒有如法地做,而是隨隨便便地頂禮,反而會造惡業。
二、供養支:
觀想對境,發清淨心以實際的物品作供養,可以斷除貪心和執著,更快地積累資糧。如果沒有能力和條件,就以清淨心觀想各種各樣美好的供品,能觀得一模一樣地進行意念供養,功德也是一樣的。但是,如果有能力、有條件,卻舍不得供養實物,而只是觀想,那樣是不對的。
平時我們看到美好的、自己喜歡的東西,如美景、房子、車子、衣服、花草等等,首先觀想供養上師叁寶,不要有貪欲心,這樣也能快速積累資糧。
供水很簡單、很方便,功德也很大,能放一點藏紅花改變一下水的顔色就更圓滿。通常早上供上,晚上撤下,撤下時,用淨布仔細抹水杯,邊抹邊念百字明,觀想自他衆生清淨一切業障。遇到特殊情況需外出,可以供上後馬上撤下,也可外出一段時間後回來再撤。
供燈是很殊勝的,哪怕一天一盞,甚至七天一盞也很好,要盡力多供燈。
無論修顯宗還是密宗,沒有福報資糧的話,都很難獲得現世安樂和究竟成就。供曼紮和會供,正是最爲殊勝、最快積累資糧的方法,一定要盡自己能力多做。初十、二十五、叁十等日子,可以做長軌的會供。平時時間不夠,那就多念簡供積累數量。每天在做功課的時候,有條件供一點食品、飲料;或者每次吃飯之前做簡供,念一遍、兩遍、叁遍......多念更好,這是非常殊勝的。
會供非常重要!有條件可多買供品,沒有條件就買少點,然後好好觀想。實在沒有條件,也可以觀想自己最喜歡的供品作爲供養。
多做會供,世間法、出世間法都可以圓滿。只有資糧圓滿了,智慧才能增長,才能根除各種痛苦,對治各種煩惱。
叁、忏悔支:
不忏悔是無法往生淨土和證悟空性的。金剛薩垛百字明修法是密宗獨有的、最殊勝的忏悔業障的修法。
有人問:“我念了10萬百字明爲什麼還沒效果?”如果這樣就能徹底清淨無始劫來的業障,那麼很多人都應該成佛了。念10萬遍百字明只是很少很少的數量,華智仁波切的弟子們念了至少100萬遍百字明,仍然繼續努力念。念的時候要有清淨心,好好地觀想,確保質量。
很多人還認爲自己沒有造什麼惡業。其實,不要說無始劫來,不要說從出生到現在,也不要說一天24小時當中,就僅僅說在做功課或者打坐的短短的時間裏,會産生多少貪嗔癡的念頭?修法時還有很多惡念,那不修時就更多了。反複地返觀自己,我們才會明白,真正做的善法很少,絕大部分時間還是在造惡業。
忏悔只有具足四個重要條件,罪業才能清淨:
(一)、依止力:就是觀想和祈請,分外依止力和內依止力。外依止力是指觀想上師、金剛薩垛、阿彌陀佛或者觀音菩薩等本尊,清淨自他一切衆生的業障。內依止力是指出離心、菩提心和智慧的信心。
觀想要下功夫、要努力。首先請一個佛像或者唐卡,仔細地看一下,然後閉眼再想一想,再看一下,再閉眼,反複練習。先可以觀想佛菩薩的面相、蓮花座、鈴杵、衣服等等,直到觀想全部,保持清晰的觀想,然後就睜開眼睛觀想,不要閉眼睛。如果瞌睡就用冷水洗臉、到冷的地方或者光線亮一點的地方去,使頭腦保持清醒。
觀想的同時,需要有智慧的信心,發菩提心爲一切衆生忏悔業障、清淨罪業。
(二)、破惡力:我們無始劫以來造了無量罪業,平時開車、走路甚至吃飯時,也在無意中傷害了無數衆生。所以對自己造的罪業,要生出非常強烈的後悔心,就像吃了毒藥以後老是擔心會發作一樣,産生恐懼感,然後生起後悔心而猛厲忏悔業障,這樣才能消業。沒有恐懼感、後悔心的話,再怎樣忏悔,也沒辦法清淨業障,以後還會再造同樣的罪業。
(叁)、恢複力:發誓從今以後再也不做惡業。不發誓的忏悔,只能減少罪業,不能徹底清淨和斷除。因此必須要發誓。比如,從今天開始戒除殺盜淫妄酒,特別要徹底戒除殺生。如果想“現在造一點罪業沒關系,以後可以忏悔清淨”,這是很不好的。如果發了誓以後還是再造惡業,也是非常不好的。
(四)、現行對治力:在金剛薩垛等主尊面前發露爲所有罪業而忏悔。能想起來的罪業都要一一發露忏悔,想完了再想不起來了就發露忏悔無始劫以來的罪業。這是最有力的現行對治力。特別是金剛兄弟之間的矛盾,最好當面向對方忏悔。如果是像破戒等很大的罪業則要在上師面前忏悔。見到上師時要盡量多念百字明,多多忏悔。
總之,觀想上師和金剛薩垛,具足出離心、菩提心、智慧的信心,發露忏悔所有的罪業,生起強烈的後悔心,發誓從此以後再也不做,這才是真正的忏悔。否則,隨隨便便的忏悔,是無法清淨罪業的,只能減少一點罪業而已。
四、隨喜支:
對其他人的善行生起歡喜心,誠心誠意地隨喜,不能有嫉妒心,那樣就會獲得同樣的功德,這是很有力的積累資糧的方法。比如,沒有錢放生的話,那就多幫忙搬東西,真心誠意地隨喜,同樣獲得放生的功德。
總之,不要有嫉妒心,更不要諷刺嘲笑行善的人,否則就造了很大的惡業。我自己看到人家磕頭去拉薩或者印度菩提迦葉時,都會隨喜供養他們糌粑、錢等,這樣也會有同樣的功德。
五、請轉*輪:
釋迦牟尼佛成佛後七七四十九天內沒有傳法,後來經天人供養和祈請,佛陀才開始廣轉*輪。
我們要觀想自己的身體化爲無量,站在諸佛菩薩或者上師的面前,祈請廣轉*輪,並觀想他們慈悲接受了祈請。祈禱上師叁寶時,不要只想著自己或家人的健康平安或者其他世間法,首先應該祈請善知識廣轉*輪,願所有衆生獲得法益。
六、祈請不涅槃支:
以前當釋迦牟尼佛准備涅槃時,因弟子祈請而多住世了叁個月。
我們應觀想化身無數,請將要涅槃的諸佛菩薩、上師們長久住世,持續不斷地度化衆生。末法時代亂相叢生,衆生福德淺薄,高僧大德紛紛圓寂,衆生更加可憐,所以哪怕僅念一遍觀音心咒,都應該回向祈請現在、未來的金剛上師不要涅槃,長久住世,廣轉*輪,同時觀想他們慈悲接受了祈請。
七、回向支:
回向支在《叁殊勝》裏已經講了很多,回向就像是確定車子前進的方向。我們所作善法的功德,是爲了圓滿我們世俗的利益,還是究竟的解脫?完全決定于我們所作的回向。
正確的回向是:過去、現在、未來的佛如何回向,十方諸佛菩薩如何回向、普賢王如來如何回向,根本上師如何回向,我們就如何回向。修五加行、念佛、打坐等所有善法都需要回向,沒有回向的話,這些功德會很快被貪嗔癡等五毒煩惱毀滅。所以,一定要如理如法及時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