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本行經白話:公案(二十一)
【白話】
這時天帝釋和人王、大海龍王、迦留金翅鳥王,各自舍下女色等五欲(享樂),來到山澤,持齋、坐禅以守持自己的身心。每個都說:“我得到的福報多。”天王說:“我舍下了天上五欲的快樂,現來到這裏守持身口意,我得福報多。”人王也說:“我舍去了宮中的五欲的快樂,現來到這裏守持身口意,我得福報多。”龍王也說:“我舍去了大海中七寶宮殿裏的五欲的快樂,現來到這裏守持身口意,我得福報多。”金翅鳥王也跟著說:“今天這龍王本是我的食物,我現在持齋戒,守持身口意(不犯戒),沒有傷害的心不去吃它,我得福報多。”
就這樣四位大王各各分別稱贊自己(福報多),心不確定明了。便相互說:“現在就一同前往問國師比豆梨。”于是就來到比豆梨的住所,頭面頂禮,各自說了上面的話,問誰得到的福報更多。(比豆梨)菩薩回答說:“你們各自豎四面旌旗,青色、白色、黃色、紅色。”(他們)立即接受教誨豎起四面旌旗,(比豆梨)菩薩問道:“它們的影子有差別(還是)一種顔色呢?”四位王回答說:“旗的顔色(雖然)不同,它們的影子是一種顔色而沒有差異。”(比豆梨)菩薩回答說:“你們四王各自割舍自己所欲求的,而來到這裏持戒,自守(其心)。所得到的功德都一樣而沒有差別,就像四種顔色的旌旗 ,它們的影子是一樣的而沒有差別。”
這時四位大王聽到他所說的,各自都領悟了,歡喜雀躍。這時天帝釋就把天上的劫波育衣奉獻給菩薩,當時人王便將各種美妙的寶物奉獻給菩薩,大海龍王就把發結中的寶珠奉獻給菩薩,金翅鳥王以天金拂飾奉給菩薩。這時四王都非常歡喜,禮拜了比豆梨(菩薩後)離去了。
這時閻浮提所有人民、龍與夜叉都行持十善。這在這個時候,世上壽盡的人都生了天,沒有墮于叁惡道中的。佛告訴衆比丘,當時國師比豆梨,就是現今的我。當時龍王波留尼,就是今天的大臣。龍王夫人摩那斯,就是現今的大臣妻子。從前作龍時從我 (這裏)聽聞佛法,歡喜入心,得以擺脫龍身投生到天上。現在我得到佛果後,(他們)從我這裏聞法,歡喜理解,就出家(修行)思維智慧,種種邪念不善念永遠盡除,都得到羅漢果位。過去世時他們的心也很好,到今世他們的心也很好。這時所有的比丘聽到佛所說的,都非常歡喜,向佛作禮。
【附原經文】
時天帝釋及與人王。大海龍王。迦留金翅鳥王。各舍諸欲來在山澤。持齋坐禅。自守身心。各各自言。我得福多。天王自言。我舍天上諸欲之樂。今來在此攝身口意。我得福多。人王複言。我舍宮中諸欲之娛。來在此間守身口意。我得福多。龍王複言。我舍大海七寶宮殿諸欲之樂。今來在此守身口意。我得福多。金翅鳥王亦複說言。今此龍王是我之食。我今持齋攝身口意。無傷害心而不食之。我得福多。
于是四王各自歎說。意不決了。便相謂言。今當共往問師比豆梨。即往比豆梨所。頭面作禮。各白如是。誰得福多。菩薩答言。汝等各豎四幢幡。青色白色黃色赤色。即便受教。豎四幢幡。菩薩問言。其影異也。一種色乎。四王答言。幡色各異。其影一色而無有異。菩薩答言。汝等四王各舍所欲。而來在此持戒自守。所得功德皆悉同等。而無差特。如四色幡其影一類。而無有異。
于時四王聞其所言。各各意解。歡喜踴躍。時天帝釋。即以天上劫波育衣奉上菩薩。于時人王。即以雜妙之寶上于菩薩。大海龍王。即以髻中摩尼寶珠以上菩薩。金翅鳥王。天金拂飾以貢菩薩。于時四王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時閻浮提一切人民龍及夜叉盡行十善。當是之時。世有壽終者盡皆生天。無有墮于叁塗中者。佛告諸比丘。爾時國師比豆梨者。今我身是。爾時龍王波留尼者。今輔相是。龍王夫人摩那斯者。今此輔相婦是。昔爲龍時從我聞法歡喜入心。得脫龍身生于天上。今我得佛。從我聞法。歡喜意解。即便出家。思惟智慧。諸欲永盡。俱得羅漢。過去世時。其心亦好。至乎今世。其心亦好。時諸比丘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爲佛作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