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本行經白話:公案(一)
菩薩本行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白話】
(我阿難從佛親自)聽聞這樣的經法,講法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看到僧衆,身心懈怠,不精勤勇猛精進(修行),(便)告訴阿難尊者說:“懈怠,是種種行爲的禍害。在家人懈怠,則會缺衣少食,家業不興旺。出家人懈怠,則不能脫離生死(輪回)之苦。一切的事務都是因爲精進才得以興起。在家人精進,則豐衣足食,家業更加廣大,被遠近的人們所贊歎。出家人精進,則修行道業都能成就。(如果)想要具備叁十七道品、種種禅定(以及)佛法八萬法藏,截斷生死之流到達涅槃彼岸,(得到清淨)無爲的安樂(就)應當勤加精進,以精勤修行爲根本。想要證達六波若密多的彼岸,(慈、悲、喜、舍)四無量心,( 報答父母恩、衆生恩、國王恩、叁寶恩)四恩,如來的十種智力和四種無畏,(佛所)特有的十八種功德法,六種神通,叁達[佛的天眼明達未來、宿命明達過去、漏盡明達現在的生死因果而全部斷除],成就一切智;想要得到圓滿的叁十二相以及八十種隨形好,莊嚴清淨國土,教化衆生。(這些)都要經由精進才能夠成辦。”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在過去無數劫以前,那時有五百位長者子,安排大布施法會,樹起高大的幢幡,並擊鼓,宣告:(無論)沙門、婆羅門、窮人以及乞丐都會(得到)布施(財物)。這五百位長者子各自拿出珍寶、大象、馬匹、車輛、衣服、被子以及飲食,各隨所需而都(布施)給他們。
當時有一個窮人,遊曆了許多國家來到這個國中,看到這五百位長者子實行大布施,救濟窮苦,濟助貧困,普遍救濟一切(貧困的人),不因爲吝惜而遺漏任何一個有所需求的人。(于是)問他們:“你們這樣布施所作的功德是爲了求什麼願呢?”(他們)立刻回答說:“拿這功德想求得佛道。”那時這個窮人重又問:“什麼是佛道,它是怎麼樣的?”衆位長者子回答說:“所謂佛道,在阿羅漢以及辟支佛之上,在叁界中最爲尊貴,是人天的導師,有無量的大慈、無邊的大悲,普遍憐憫五道的衆生之類,猶如(憐憫自己)新生的兒子,教化一切衆生讓他們向善,斷絕衆生的叁惡道之苦,救度(衆生)脫離生死苦海,使(他們)到達涅槃安樂的(彼岸)。所謂佛,就是一切惡業永遠斷除,一切善法都已獲得,(絲毫)沒有各種煩惱雜染,(對色、聲、香、味、觸五塵的)貪欲心全部除去,行持六波羅蜜都已圓滿,以善巧方便隨時教化(衆生的方法)而無有窮盡,有十種神力、四種無畏、十八種(佛所)特有的功德法,叁十七道品的佛法法藏,無窮無盡;身是紫金色,(並)有叁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六種神通,通達無礙,沒有任何挂礙,向前能知無窮的未來,向後能知無量的過去,現有的事情則無所不知,(天眼、宿命、漏盡,佛的)叁達明察久遠,(明晰遠知十方叁世一切事情,)顯現在佛的[千號]十號之中。有這樣的德行,所以稱之爲佛。”這些長者子等人,個個都贊歎佛的無量德行,大家(紛紛)這樣贊歎。
當時,窮人聽說佛的功德後心想:我現在也要學習(衆長者子)這樣的發願。(但是要)度脫一切(衆生),再加上(我又)貧窮沒有財寶,應該拿什麼來布施呢?(他)心想:應當拿自己的身體來布施。這樣思維過後,(他)就去討來蜂蜜,塗在身上。躺在墳墓間,就發願說:現在我將自己的身體布施給一切(衆生),如果有需要身肉、頭顱、眼睛、骨髓和大腦的,我都會給它,用這樣的功德祈求成就佛道,廣度一切(衆生)。發完這個願後,叁千大千世界立時爲之強烈震動,諸天的宮殿都起伏搖晃。當時(色界、欲界)各天天人們動蕩不安驚恐慌張。
(忉利天主)釋提桓因就用天眼來觀察閻浮提,見到(有位)菩薩在墳間用自己的肉身布施,立即從天上下來想要考驗他。(釋提桓因)化作群狗、飛鳥和走獸,要來吃這個人。這樣菩薩就見到這些狗和飛鳥等來吃自己的身體。(當時他)心裏歡喜沒有(絲毫)退縮、動搖的念頭。這時天帝變回釋提桓因的身形並贊歎說:“好呀好呀,奇特無比。(你)所作的功德想要祈求什麼願望,(是想作)天帝、梵王還是轉輪王嗎?”(這位)菩薩就起身回答說:“不求做天帝、轉輪聖王、魔王或者梵王,也不希求叁界中的快樂。現在我一心一意要求佛道。我既然貧窮沒有財寶可以用來布施,就用身體布施來求佛道,以廣度一切無量的衆生。”那時天帝以及無數的天人都異口同聲的贊歎說:“好呀好呀,奇特無比。當時,天帝就說了一個偈子:
想求最殊勝的佛道,而不吝惜自己的身體性命
如棄糞土一樣舍身, 清楚了解無“我”“我所”(的法理)
雖然能用財寶布施,這樣的事(還)並非難事
像(菩薩)這樣勇猛舍身,精進(修行會)迅速成佛當時天帝告訴菩薩說:“你的勇猛精進很難比得上,超過這五百位菩薩所布施的功德百千億倍,無數倍,會在他們之前得以成佛。”天帝釋以及衆天人將天上的香花散到他上方,歡喜地離去。”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那時的窮人就是現在的我,五百長者子是現在的彌勒等五百菩薩。我因爲精進勇猛的緣故,超過那些菩薩所作的功德而先成佛。(所以)精進勤修不能不做到啊。菩薩布施就是這樣。”當時阿難尊者以及諸位比丘,聽到佛所說無不歡喜,向佛行禮,個個都精進地學道修行。
【附原經文】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見諸沙門,身心懈怠,不勤精進。告阿難言,夫懈怠者,衆行之累。居家懈怠,則衣食不供,産業不舉。出家懈怠,不能出離生死之苦。一切衆事皆由精進而得興起。 在家精進,衣食豐饒,居業益廣,遠近稱歎。出家精進,行道皆成。欲得具足叁十七品,諸禅叁昧,道法之藏,截生死流至泥洹岸,無爲安樂,當勤精進,勤修爲本。欲得六度無極,四等四恩,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特異之法,六通叁達,成一切智;欲得具足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嚴淨國土教化衆生,皆由精進而得成辦。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無央數劫。時有五百長者子。設施大檀豎立大幡擊鼓宣令。沙門婆羅門。貧窮乞丐。悉當惠與。五百長者子。各出珍寶象馬車乘衣被飲食。各隨所乏悉皆與之。
時有一貧人。周行諸國至此國中。見五百長者子 施立大檀 赈窮濟乏。周救一切 無所遺惜。而問之言。汝等布施 所作功德 求何等願。即便答言。持此功德欲求佛道。爾時貧人重複問曰。何謂佛道其法雲何。諸長者子而答之言。夫佛道者。過于羅漢辟支佛上。叁界特尊 天人之師。無量大慈無極大哀。普愍五道衆生之類猶如赤子。教化一切 悉令爲善。斷絕衆生叁塗之苦。度生死海 使至泥洹安樂之處。所謂佛者。諸惡永盡 諸善普會。無複衆垢 諸欲都滅。六度無極皆悉滿畢。以權方便隨時教化而無有極。有十神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奇特之法。叁十七品道法之藏而無有極。身紫金色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六通清徹無所挂礙。前知無窮 卻睹無極。現在之事靡所不知。叁達遐鑒顯千十句。有如此德。故號爲佛也。諸長者子等。各各歎佛無量德行。悉皆如是。
于時貧人 聞佛功德。心自念言。我今亦欲 學習此願。度脫一切。加複貧窮無有財寶。當用何等而行布施。意自念言。當持己身而用惠施。作是念已 便行索蜜。而用塗身臥于冢間。便作願言。今我以身施與一切。若有須肉頭目髓腦。我悉與之。持是功德 用求佛道 廣度一切。作是願已,應時叁千大千世界爲大震動。諸天宮殿 𡶅 [同“坡”]峨踴沒。時諸天人騷動惶懅。
釋提桓因即以天眼觀閻浮提。見于菩薩在于冢間以身布施。即便來下而欲試之。化作衆狗飛鳥走獸。欲來食之。于是菩薩而見衆狗諸飛鳥輩來啖其身。心便歡喜無有退轉傾動之意。于時天帝還複釋身而贊歎言。善哉善哉。甚奇難及。所作功德欲求何願。天帝梵王轉輪王乎。于是菩薩便起答言。不求天帝轉輪王魔王梵王。亦不願求 叁界之樂。今我至意 欲求佛道。我既貧窮無有財寶可用布施。以身惠施用求佛道。廣度一切無量衆生。爾時天帝釋無數諸天異口同音贊言。善哉善哉。奇特難及。時天帝釋便說偈言。
欲求最勝道, 不惜其軀命
棄身如糞土, 解了無吾我
雖用財寶施, 此事不爲難
勇猛如是者, 精進得佛疾
時天帝釋語菩薩言。汝勇猛精進難及。過踰于此五百菩薩所施者。上百千億倍不可計倍。當先在前而得作佛。帝釋諸天以天香花。而散其上歡喜而去。
佛告阿難。爾時貧人者今我身是。五百長者子。今此彌勒五百菩薩是。我以精進勇猛之故。超諸菩薩所作功德而先成佛。精進勤修不可不逮也。菩薩布施如是。于是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莫不歡喜。爲佛作禮。各各精進修建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