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集百緣經
菩薩授記品第一
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一
【白話】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精舍,當時在王舍城的南方有一位婆羅門,名字叫滿賢。他財富寶貝無數,不可以稱量計算,就像毗沙門天王一樣富足。德行誠實,賢能善良性格調和隨順,自利利他。慈悲哀憫衆生,就像母親深愛自己的子女一樣。在外道的場所,舉行大的法會,布施各種各樣的佳肴飲食,常常供養成百上千各種外道,希望求生到梵天上。
當時這位滿賢尊者有一位親友,從王舍城來到他的國家。在滿賢的住處,這位親友贊歎佛法僧叁寶的所有功德:(佛的)名聲遠徹,徹通叁達,遠察叁世,名爲婆伽婆。現今在王舍城迦蘭陀長者的竹林精舍。被那些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國王長者,以及那些民衆,都來共同供養尊重贊歎。佛陀世尊所修習的一切法味精妙絕倫,周布于世界,無不贊歎敬仰。
當時滿賢婆羅門聽到他的親友誇贊佛陀的功德,內心深深地生起了仰信、恭敬之心。馬上就登上高臺,手持香和鮮花,長跪在地,合掌頂禮遠處的釋迦世尊,說出了這樣的話:“如來世尊現在有真實的功德,使我所燒香的香氣濃厚地遍滿在王舍城。我所散的花朵,應當在佛頂之上的虛空中變成花蓋。”
發出了這樣的誓願之後,所燃之香馬上就到了王舍城。所散之花就在佛頂上,變成美妙的花蓋。燃香的香氣遍布整個王舍城。這個時候阿難看到這樣神奇的變化,上前向佛請教:“這樣的香氣和花雲從什麼地方來的?”
佛告訴阿難:南方有個國家,名字叫金地。那裏有一位長者,名字叫滿賢。在遠處請我及諸比丘僧,我應當前往到他那裏接受他的供養。你們各自乘自己的神通,前往去接受他的邀請。當時這些比丘們,接受了佛的命令後,都各自以神通力乘虛空前往。在離祠不遠的地方,佛用他的神力,隱藏了千位(隨行的)比丘僧,只顯現他自己一人手執應供的器具,來到了滿賢的家裏。
這個時候滿賢長者,聽到佛來了,就帶領五百位徒衆,各自都帶著各種各樣的飯食,恭請歡迎如來。見到佛陀具足叁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光明輝煌閃耀,如同成百上千的太陽一樣,走路舉步安詳和雅,威儀莊嚴,令人目不轉瞬。滿賢長者上前頂禮佛足,說道:“世尊能來真是太好了,您慈悲哀憐,憐憫衆生,現在請世尊接受我的施食供養。”佛告訴長者言:“如果想要施設布施,放到這個的缽中。”于是滿賢及五百位徒衆將各自所攜帶的飲食,紛紛親手放進了佛陀的缽盂之中,就是不能使佛的缽盂盛滿。
神奇啊,世尊,有這樣的神力使在場的大衆心悅誠服。一千位比丘僧衆,手中持著缽盂也都盛滿,忽然出現在大衆面前,環繞在釋迦世尊的周圍。這時,滿賢長者感歎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隨即五體投地,發下了廣大誓願道:
“我願將施食供養的善根功德(回向),在未來世中,讓瞎眼及糊塗愚昧的人,作爲他們的眼睛。那些沒有歸投依靠的人,作爲他們的歸依處。讓那些得不到救護的人,作爲他們的救護者。讓沒有得到生死解脫的人,作爲他們的解脫者。讓那些沒有得到安穩者,作爲他們的安隱處。讓沒有涅槃的人,引導讓他們進入涅槃。”
滿賢長者發此大願後,釋迦世尊面露微笑,從其臉上現出五種顔色的光,遍照整個世界,顯現種種瑞色,繞佛叁周後,從佛頂返還入佛體。這時阿難上前對佛說:“世尊尊重莊嚴,不會隨意出現笑容,是什麼樣的因緣,現在讓您臉上面露微笑,希望世尊。能爲我們陳述解說”
佛告知阿難說:“你今天已經見到了滿賢長者供養我了嗎?”阿難回答:“確如佛所言,我已經親眼所見。”佛說道:“在未來之世,過叁大阿僧祇劫這樣久遠的時間,滿賢尊者具足菩薩行,修習大悲心,圓滿具足六波羅蜜,就應當成佛,佛號稱作滿賢。救度的衆生,不可計數,是這個原因微笑啊。”佛在說這位滿賢長者的因緣的時候,有得須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阿羅漢者、有發辟支佛心者、有發無上菩提心者。此時比丘僧衆聽聞佛之宣說,歡喜無比,都依教奉行。
附原經文:
撰集百緣經
菩薩授記品第一
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一
【經文】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一婆羅門。名曰滿賢。財寶無量。不可稱計。似毗沙門天。德信賢善。體性調順。自利利他。慈愍衆生。如母愛子。于異學所。施設大會。種種肴膳。常恒供養百千諸外道等。希望欲求生梵天上。
時彼滿賢有一親友。從王舍城來詣彼國。到滿賢所。歎佛法僧所有功德。名聲遠徹。叁達遐鑒。名婆伽婆。今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爲諸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國王長者。及諸民衆。皆共供養尊重贊歎。彼所修習。其味精妙。遍于世界。無不欽仰。
時婆羅門聞彼親友歎佛功德。深生信敬。尋上高樓。手執香華。長跪合掌。遙請世尊。作如是言。如來今者實有功德。使我所燒香氣。馥馚遍王舍城。並所散華。當佛頂上于虛空中變成華蓋。
作是誓已。香華尋至。當佛頂上。變成華蓋。香煙垂布遍王舍城。爾時阿難見斯變已。前白佛言。如此香雲。爲從何來。
佛告阿難。南方有國。名曰金地。彼有長者。字曰滿賢。遙請于我及比丘僧。吾當往彼受其供養。汝等各自皆乘神通。往受彼請。時諸比丘。受佛勑[同“敕”]已。乘虛往去。向祠不遠。佛以神力。隱千比丘。唯現單己。執持應器。至滿賢所。
爾時長者。聞佛來至。將五百徒衆。各各赍持百味飯食。奉迎如來。見佛世尊。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光明晖曜。如百千日。安詳雅步。威儀可觀。前禮佛足。善來世尊。慈哀憐愍。今見納受我等施食。佛告長者。設欲施者。投此缽中。及五百徒衆。所赍飲食。各各手自投佛缽中。不能使滿。
奇哉世尊。有是神力心即調伏。千比丘僧。缽亦皆滿。忽然現前。遶[同“繞”]佛世尊。時彼長者歎未曾有。即便以身五體投地。發大誓願。
持此施食善根功德。未來世中。盲冥衆生。爲作眼目。無歸依者。爲作歸依。無救護者。爲作救護。未解脫者。爲作解脫。未安隱者。爲作安隱。未涅槃者。令入涅槃。
發是願已。佛便微笑。從其面門。出五色光。遍照世界。作種種色。繞佛叁匝。還從頂入。爾時阿難前白佛言。如來尊重。不妄有笑。有何因緣。今者微笑。唯願世尊。敷演解說。
佛告阿難。汝今頗見富那長者供養我不。阿難白言。唯然已見。于未來世。過叁阿僧祇劫。具菩薩行。修大悲心。滿足六波羅蜜。當得成佛。號曰滿賢。過度衆生。不可限量。是故微笑耳。佛說是滿賢緣時。有得須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阿羅漢者。有發辟支佛心者。有發無上菩提心者。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