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吾心忠告 6 以無教派見修(闡釋以信修法及感迷失時堅守教法之重要)

  006-以無教派見修

  ─ 闡釋以信修法及感迷失時堅守教法之重要 ─

  敦珠甯波車爲僧俗傳蓮師七寶藏岩傳法要時之開示

  金剛兄姊各方聚集,請聽余晉數言。吾藏人來自佛陀教法深植之土。故有謂吾等生自觀世音菩薩之佛土,總多少了解佛法大意。然佛教徒與非佛教徒之別乃在于曾否皈依佛、法、僧叁寶。曾皈依者爲佛教徒,反者非是。叁寶之中,佛陀于黑暗中展現聖教之陽光,故爲一切衆生之導師及功德主。其開示無上佛法不可思議教授以度吾人往佛土及解脫。佛法爲吾人之道。持佛法者聞之、弘之、修之,名爲僧伽。此叁寶具無上功德,吾人能依之在輪回苦中及下叁道淂解脫,並得成就佛果常樂之可能,實須深存感恩。故當認識叁寶並作皈依。

  吾人以皈依而成佛教徒。而引導皈依之根本爲信,故此信乃佛法之基。自始,誠信乃引領吾人作皈依;其讓吾人同化、成自己一部份。無信則無皈依,無皈依則無法得叁寶之加持。故此,當深信叁寶,確信其爲吾人可靠及恒常之依怙,當向其求護佑,完全倚靠之。吾人之信當如山之堅實不動,如海之無量無邊。當常如是。若不堅定而只表面信之,只于順境時作「皈依」,叁寶之加持難以融入吾身。

  總之,此世界曾有釋尊說法,亦有密咒金剛乘。尤以西藏雪地,當感激一切諸佛及衆生共善業,顯密同時出現,如日升天。以吾人具大乘根器故,知無量如虛空衆生無一非吾父母。知此時或彼時,彼等曾對吾等如今世父母般悉心照顧。故知吾人對此等父母均有責任,縱一摩尼咒(六字大明也),均當以其故而修。縱一頂禮,亦爲其故而作。此爲大乘之見與取向。

  亦知吾等亦曾墮輪回及下叁道之泥沼。然若吾願只求一己得解決,而非爲他得樂之正願,則只爲小乘見而非大乘。縱以求解脫作皈依,如此局限則只能步聲聞緣覺之道。

  皈依與發心──爲衆生故得覺悟之願──爲一切修法之先行根本。一切佛陀教法衍生之修持,實無顯密之分。當感吾人共有之功德,佛法降臨藏土。于藏王松贊幹布時已出現,而于寂護、蓮師及藏王赤松德真時弘開,至今保持未衰。故此,再以佛法含隨類引導之種種法故,吾土保有整套教法。而經要曾多次以梵文譯成藏文,故言舊譯與新譯派。于此二派中,更多不同支別,而其實則一也,彼等皆爲佛陀之教法,皆爲佛陀無謬之開示。故此一切各派,無論前弘後弘,若乎甯瑪、噶舉、薩迦或格魯,皆只名相不同而已。其要皆爲一種教法:佛陀之開示。以此故,縱因各各性向隨一派修,絕不應謗他宗。若能隨一己教派以誠信修,必爲步佛法無謬之道。反之,若以偏見門戶之見而修,以爲一己修法方是正法,並謗他法,則爲大過失。佛陀曾說,唯佛與佛能作他人之判斷,無有別的。以此故,諸佛菩薩無處不在,勿批評他人。當反之,以清淨心修汝慕之法。

  如是,吾等藏人無一不懂摩尼,縱小孩亦然。無一不知佛法。此爲甚奇。縱今吾等寄居海外,叁寶仍在吾人心中,並無遺下。故當一心修持,將衆多佛法收攝成一點。實無有可能修持各各諸法。無人能如是者,甚至不知如何爲之!故如何將諸佛集于一爲至要。釋尊曾言: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此爲佛之教也。

  何謂惡?何謂黑業?惡者乃爲害他。再者,如雲不只今世不害他人,當莫作未來世傷害吾人自身之事(惡業之果)。又何謂善?此爲良心、利他之願。此即爲菩提心。若具良心,具利他之願,又若爲自他尋利益,則爲修善。善基于良心。吾人可誦皈依文,然若存惡念,則無意義也。如雲:「若具善願,一切根果均勝。若存惡願,一切根果盡毀。」善願、良心──吾人均恒常保持者。此即爲佛法,並無別的。此中並無誇大或可推敲者。

  今以叁人以一小泥塔均得成佛之故事闡釋此理。一人以對叁寶之誠信作一泥塔。後一人見其置諸路旁,他以爲如是外露或會被風雨所侵,以無他物故,脫下其履而蓋之。第叁人見佛塔竟爲履所覆,以此爲不敬和謬誤,乃扔走此履。以履蓋佛塔固然不對,然其動機至誠至善,其亦對叁寶至信故,其行爲善。故此叁人均等成就。

  佛說吾人當降伏自心。一切所信,或善或惡,心爲作者。于自心深處,皆只求一事:乃爲得樂,不欲有苦。然正因此索求,貪瞋癡叁毒生,而所得者爲苦。以此毒故,積集諸業而輪回無有出期。故一開始知善惡之念爲至要。吾之覺醒爲吾師。以覺醒考核何者善何者惡。善念生起時,當隨之。惡念起時,止之。善念爲樂之源。惡念爲痛苦之源。此理甚爲明顯──從吾之經驗即可知。當佛說地獄餓鬼時並非诳語。佛乃是實語者。

  再者,一切吾人所禮敬供養者爲助修者。佛法則于吾人心中,非于外求。故當常存善心。若如是者,即爲擁有佛之教法。若能正修善、去惡、深信因果、敬信叁寶,則永不作羞愧之事。不作未來生悔之業爲至要。

  弟子

  黃毅英 恭譯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