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育.墮胎和自殺
人類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而調整家庭的人口,但是,墮胎是一種不當的行爲。
節育:
佛教徒沒有理由反對節製生育。他們可以自由的使用各種古老的或現代的方法來節育。有人說「節育」違反了「神」的旨意,因此反對「節育」,這些人必須了解,他們這種觀點是不合理的。節育,是防止促成生命,不是殺生,因此不造成惡業。但是,墮胎是一種無可分辨的錯誤行爲,這涉及摧毀或殺害一個看得見或看不見的生命,對佛教而言,墮胎是絕對不允許的。
按照佛教戒律,造成觸犯殺生戒的條件有五種:
一、必須是生命。
二、知道這生命是活的。
叁、有殺害的意圖。
四、有殺害的行爲。
五、造成生命的死亡。
當婦女懷孕時,生命已存在于她體內(第一條件),兩個月後,她知道這生命是活的(第二條件),她爲了某種理由,不想要肚裏的生命(第叁條件),她去墮胎(第四條件),肚裏的小生命因此而被摧毀(第五條件)。這整個過程,五項條件都具足了,因此觸犯了殺生戒。墮胎的整個過程,表面沒有殺生的迹象,而事實就是在殺生。墮胎違反了佛陀的教義,佛教徒都不應該墮胎,對佛教徒而言,我們並沒有權力去拿掉另一個生命。
在環境的壓迫下,人們爲了自己的方便被迫去做這種不道德的事。但是,人類不應該認爲墮胎是合理的,墮胎造成惡業,將來要受到果報。在某些國家,墮胎是合法化的。然而,不要把宗教牽扯進去。這是世界性的問題。宗教原則絕對不是爲了某些人的個人享受或方便,而是爲全人類的福址。
自殺:
在任何環境或條件下,摧毀自己的生命,無論在精神或道德,都是一種錯誤的行爲。
因受到挫折或絕望而自殺,將造成更大的苦難。以自殺來結束生命是一種懦弱的行爲,如果一個人的心識是純淨和鎮定的,他就不會自殺。如果一個人以離亂和挫折的心情離開人世,他將得不到好的因緣而轉世。自殺是一種不健全和低級的行爲,因爲,自殺者心裏充滿了貪、嗔、癡。自殺者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的問題,如何面對生活,如何正確和適當的運用自己的心識。這些人不明了生命的本質和世間的緣起。
有些人爲高貴的理由而奉獻自己的生命。有些人以自己的生命做爲祭祀。有些人采取飲彈、絕食等方式來斷送生命的勇敢行爲,可是,這畢竟是出自人類的盲從和沖動。從佛教的角度來看,這種行爲無法抵消它所造成的惡業。佛陀清楚的指示,自殺會導致更多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