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
佛教徒都受持五戒。受持五戒能帶來兩重利益。第一,令一個人合群,與群衆溝通、互相信任和互相尊重。第二,這是心靈發展的起點,從而獲得解脫。持戒並不是在服從任何「命令」,而是真的了解自己的身、語、意所造成的種種不善後果,而産生的一種「自發」的行爲。他明白畏懼和處罰無補于事,因此自願的持守五戒。五戒須要每天受持。
五戒是: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叁、不邪淫。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在持守五戒的同時,能獲得五種崇高的德行。當五戒在指示你不應該做什麼的同時,他也同時在實踐五種崇高的德行:慈悲、自製、滿足、信任與正念。當一個人持守不殺生戒時,他就會生起慈悲心,持守不偷盜戒時,自製心由然生起,持守不邪淫,將滿足于正常的家庭生活,持守不妄語戒,他的誠實將獲得大家的信任。持守不飲酒戒時,他不會在麻醉品的刺激下胡作非爲,從而培養了正念,正念生起了慈悲與關懷,從而引導他過正直和道德的生活。
持戒是佛教徒最基本的修行,持戒的宗旨在于引導正確的身、語、意的行爲。持戒能讓心識獲得發展。如果缺乏道德的基礎,一切修行將是錯誤和自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