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百業經》▪P44

  ..續本文上一頁。)按照選定好的日子,勝光國王親去鹿野苑迎接安甯母。回到舍衛城後,依本國的習俗舉行了隆重的婚禮。安甯弟弟因爲找不到姐姐,就問父母:“姐姐哪兒去了?”梵施國王說:“她去勝光國王那裏了。”安甯就鬧著要跟姐姐去。父母告訴他:“你姐姐已經成家了,你去幹什麼?你是我的王子,以後要繼承王位料理國政,你是不能去的。”雖再叁勸阻,但他仍天天吵鬧非要跟姐姐去。後來勝光國王告訴梵施國王:讓安甯來吧,我可以同等對待他姐弟倆的。梵施國王無奈,只好將他送到舍衛城與姐姐團聚。

   勝光國王教他一些騎馬射箭等世間的五明,他全部精通無礙。可後來,安甯變壞了。他作了去妓院等一百多個不如法的行爲。安甯母和勝光國王再叁勸導他不要這麼作,但起不到任何作用。萬般無奈,他們只好派人告訴梵施國王安甯的種種行爲。梵施國王也叁番五次地叫他回宮,告訴他:“你不要如此肆意放縱,你身爲王子,以後要繼王位料理國政的。”但安甯既不願回宮,也不聽從父王的教誨,仍舊一意孤行。後來,梵施國王只好宣布與其脫離父子關系。而勝光國王因他行爲極不如法,也把他趕出王宮。身無依處,他就在市井混生活。

   一天,他回到王宮要進宮看姐姐,但無論怎樣,衛士就是不讓他進宮。他生了大嗔恨心,一言不語地向宮內看。看見姐姐正和勝光國王在涼臺上彈奏琵琶。這時,安甯頓起殺心,拿起弓箭,張弓向勝光國王射了一箭,但只是射斷了琴弦,琵琶落在地上,國王驚慌失措轉身逃跑了。勝光國王憤怒已極,心想:這個安甯居然要殺我,真該馬上把他殺了,但他畢竟是梵施國王的王子,殺掉他恐梵施國王不悅,應該在法庭上判案定罪,給他處以死刑。勝光國有個規定:小辯論吹兩個海螺集衆,大辯論不但吹海螺,還要擊大鼓。當時,國王就命令手下人吹海螺擊大鼓,集中舍衛城的大臣和所有官員,再把安甯帶來與國王辯論。當然,安甯輸了,因他犯了一百多條法律。按本國的規矩給他的頸上帶上嘎Ra布Ra德花環(表示已判極刑),再交給凶手們,讓凶手們帶著去遊街。這時,安甯才覺得自己的行爲不如法,生起了極大的後悔心。他獨自哀嚎:“這個世界上有誰能來救救我呀!”

   我等大師釋迦如來具足無量功德和大悲心,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切衆生的苦樂因緣,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衆生的悲心刹那也不會離開的。世尊觀知調化安甯的機緣已經成熟。便著衣持缽去城中化緣。正在遊街的安甯很遠看見了世尊,生起了極大的歡喜心,立即上前恭敬頂禮,祈求世尊:“慈悲的佛陀,能否再給我一次生命?請您救救我吧!”世尊遂對凶手們說:“你們不要殺他,放了他吧。”凶手們爲難地對世尊說:“請佛陀您想一想,我們有沒有兩個頭,如果有兩個頭,我們可以放他,現在是不能放他的。”世尊就告訴凶手們:“我去見國王,再我未見到國王前,請你們不要殺他。”凶手們答應了。世尊找到勝光國王說:“大國王,放了那個罪犯,不要殺他吧。”具信心的勝光國王說:“世尊,他犯了很多罪,理應處死,但如果您能攝受他,他也願意出家,就可以放了他。”世尊答應可以攝受他。

   之後,世尊將他帶回經堂,給他剃度,並授戒傳法,他自己也精進修持,很快滅盡了叁界輪回的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位。時諸比丘請問:“世尊,安甯太子作了種種不如法的行爲,臨刑時是世尊救了他,度他出家並使他獲證羅漢果,請爲吾等宣說前後因緣。”世尊告諸比丘:“不但是今生我救護了他,度他出家獲證羅漢果位,而且前生我也曾救過他,使他得到了四禅五通。在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倉祈國王,在他的國中有個惡人,作了很多不如法的行爲。後來,准備把他處以死刑,凶手正准備殺他時,他心生恐懼,祈求呼喊救命。當時,鹿野苑附近有一位大仙人,具足五種神通(Pancabhinna),見到他非常可憐,很想救他。惡人見到大仙人就恭敬頂禮祈求救命。仙人讓凶手把他放了別殺他,凶手說:“我們又沒有兩個頭,現在不殺他我們辦不到。”仙人想去找國王商量,就叮囑凶手:“在我未找到倉祈國王前,你們不要殺他。”凶手們答應了。仙人找到國王求情,國王說:“如果不殺他,您必須帶他出家。”仙人答應了。就把惡人帶到森林中,對他傳授教言,他依教修行,得了四禅五通。(譯者:前世有神通,今世不一定也有,以胎障所蔽故。象安甯前世雖已得四禅五通,但今生綁起來遊街時,他還是顯不出神通。)世尊告諸比丘:當時的仙人就是現證菩提的我,惡人即今安甯太子,倉祈國王即今勝光國王。以前,是在他臨刑時,我救了他,使他修得四禅五通,現在也是在他臨刑時,我救了他,使他證得了究竟涅槃的羅漢果位。”

   複次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安甯今轉生于富貴王家,身相莊嚴,佛令得度,出家獲證羅漢果位?願爲演說前後因緣。”世尊複告曰:“此乃前世的願力。在賢劫人壽二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有一位僧衆的執事員,一生爲僧衆事辛勤勞作。臨終時發願:我一生出家,爲僧衆作事,雖然沒得到什麼功德和境界,願以此善根將來在釋迦佛出世時,令佛歡喜,出家滅盡叁界煩惱,獲證阿羅漢的果位。這位執事員比丘即現在的安甯王子,因其發願力成熟故,今生在我教法下令我歡喜,出家滅盡叁界煩惱,獲證阿羅漢果。”(譯者:應知人的一生是功過相雜的,各人的悲歡苦樂都是自己所造諸業的果報,並非只一種因緣,而是種種業緣的集聚。)

   (62) 一個賤種人

   ——複仇未遂 得羅漢果

   爾時,世尊住在新德佳城南方的一片森林中。新德佳城由猛光國王掌管(猛光國王在漢文典籍中多處提到),其鄰邦是色不熱城,由恰嘎國王執政,(當時的印度諸侯割據,各自爲政,都建有皇宮,遺址至今尚在)二位國王之間禮尚往來,關系頗爲密切。

   色不熱城盛産芒果,而新德佳城卻幾乎不産芒果。一次,恰嘎國王特意送給猛光國王一些上品的芒果。(芒果,即佛經中常提到的安摩羅果,味道非常鮮美甘甜,論中說內成熟外不成熟的果實。)猛光國王將此芒果分給王妃、太子、大臣們,大家共同享用,他覺得芒果味道特別鮮美,就想找些芒果種子圍個果園種植些芒果。後來,找到了些芒果種子栽培,很快芒果樹長得枝粗葉茂,並且開花結果,國王此時滿心歡喜,他爲了保護這個芒果園,就專門找些賤種人看護果園。(印度四個種姓以外的最低下最卑劣的公民稱爲賤種人。)可這些生性低劣的賤民,一邊看護果園,一邊大量地偷吃果實,後來樹上的芒果所剩無幾。他們在國王前打妄語說芒果是被人偷了。國王懷疑是他們自己偷吃了,就派人去他們家中搜查。果然在他們家裏搜到芒果的皮核,派去的人將事實禀告了國王,國王很生氣,把所有的賤民及其妻子兒女等全部關在房子裏,屋子四周堆上柴草,點燃一把火,將整個賤民城無論是人、財、食物皆燒盡成灰燼,全部房屋也被燒成了焦土廢墟。

   在此浩劫中唯一的幸存者,是一個謀生在外的賤民孩子。因爲他覺得在一生中作賤民沒有意義,于是裝扮成婆羅門形相外出謀生,並且跟著一位上師學習了隱身法。後來,他返回賤民城,只見一片廢墟,卻不見了自己的父母親眷,就向附近的人詢問。人們就告訴了他事情的原委。他覺得:那些賤民們觸犯了國法,罪不可恕,但那些無辜的婦女兒童並沒有觸犯法律,憑什麼慘遭殺害?因按捺不住心裏的忿恨,于是決定立刻去找國王報仇雪恨。

   因他修成了隱身法,任何人都看不見他,刹那間他就來到王宮,找到了國王,就用鞭子狠狠地抽打猛光國王,曆聲責問道:“你這個粗暴惡劣的國王,爲何燒死那些無辜的賤民親眷?”國王當時以爲是魔鬼,因只聽其聲而不見其形,又打得這麼痛。雖如此他仍強詞奪理:“賤民們偷吃了我的芒果。”“芒果是男人偷的,而那些婦女兒童又犯了什麼罪?你,你簡直是無理非爲!”他極度的忿怒一邊抽打一邊警告他:“你這殘忍的暴君,給你七天時間處理妥國家的大小事務,過了七天,我馬上殺了你。”聽了此話,國王恐懼萬分。第二天他又是這樣來逼迫抽打國王。國王更加害怕,就找了衆臣們商量對策,衆臣們建議:我們祈禱達雅那尊者(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可能會有辦法的。商定後,大臣們就往尊者前祈求:“尊者,我們的國王現在遭受非人的危害,請您慈悲垂護他吧!”尊者便作了一個加持,使賤種人的隱身法立刻不靈了,賤種人的隱身法使不上很不高興,心想:這是誰在搞破壞?他去試探大臣們:“前幾天國王受非人危害,這幾天好了是什麼原因?”大臣們說:“我們去祈求了達雅那尊者,是尊者保護了我們的國王。”這個賤種人聽了,滿腔怒火的跑到達雅那尊者前,質問道:“您爲什麼破壞我的隱身法?您爲什麼要這樣作?”尊者和藹地說:“孩子,不要著急,有話慢慢說。”尊者的慈悲溫和消除了他心中的怒火,他又轉過來對尊者合掌頂禮,尊者給他傳了相應的法,他摧毀了薩迦耶見,獲得了預流果位。得果後,他在尊者前再叁祈求:“我願意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比丘戒,行持梵行。”尊者樂意地攝受了他,爲他剃度,授戒並爲他傳授教言,他自己更加精進修持,滅盡了叁界輪回的煩惱,獲證羅漢果位。在他的境界中:手掌與虛空無別,黃金與牛糞同等,諸天贊歎他們功德。

   大臣們知道後,禀告猛光國王:“原來害您的不是非人,是一個賤種人,他准備複仇,但已被達雅那尊者度化出家了。”國王聽了很高興,心想:尊者對我恩德太大了,如果不是尊者,肯定我早已被殺,爲報此恩,他親自去請尊者和所有僧衆到宮中應供。尊者告訴他:“我去亦可,但現在世尊住在附近的森林裏,你…

《《百業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心經 [藏譯]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