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到究竟解脫。”世尊如是宣說竟。
(124) 惡 龍
——惡願害人 得佛調化
一時,佛在舍衛城,勝光國王手下的一位大臣犯了重罪,國王沒收了他的全部家産,並把他關進監獄,他在獄中無衣無食,饑寒而死。臨終時他發了一個惡願:願下一世變成一個惡劣的夜叉,能害舍衛城的很多人。後來,以其願力成熟故轉生爲一個大夜叉。有一相士看出了這個夜叉是以前的大臣發了惡願轉生的。(譯者:現在社會上看相說神通的很多,但在我們學院不能有這種現象,無論你是居士或是出家人,亂說這些都是犯戒的。經論中有真正的算命、打卦的儀軌,你們不要臆斷妄說,如果真的有傳承,按儀軌而作不算犯戒,但也沒有很大的必要,而且對你們自己的修行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大家不要這麼作。)勝光國王得知,此事拿他也沒辦法,就想:這個惡劣的夜叉,誰都沒有能力調伏他,只有祈求世尊來調伏他。勝光國王去世尊前恭敬頂禮,合掌祈求:“世尊,您以前降伏了很多惡鬼惡龍,現在舍衛城有一個惡劣的夜叉,據說是以前的那個犯重罪的大臣發了惡願,死後轉生的,損害了很多人,祈請世尊慈悲調伏他。”世尊默許了,勝光國王恭敬頂禮,返回王宮。
一日,世尊顯示神變,使惡劣夜叉所在的地方,遍滿熾燃的火焰,只有世尊的周圍沒有火焰,夜叉特別害怕,只好跑到世尊面前求助,世尊告訴他:“你以前是造了很大的惡業,勝光國王才把你關進監獄的,現在你仍是損害衆生,死後你的去向是什麼?你的生處是什麼?”夜叉聽後,痛悔不已:“是的,以前我確實造了很多的惡業,以後,世尊怎麼說,我就怎麼作。”世尊告訴他:“你以後一定要斷除惡業,再不要造惡業了。”夜叉依教奉行,在世尊的教法下皈依受戒,並發願:從現在起我要保護舍衛城所有的人民。(譯者:蓮花生大師到藏地時降伏了很多夜叉惡龍惡鬼等,後來都給蓮師作護法。曆代的大德上師們都有類似的降魔事迹。以前,上師在給我們傳講大圓滿時,聽說來了一個魔王幹擾,上師專門爲它念了一個金剛歌來降伏它,後來作了上師的護法。)之後,諸比丘贊歎:“世尊,降伏了夜叉,使舍衛城裏的人都得到了無畏的解脫!”世尊曰:“不僅是現在,以前也有如是的因緣。很早以前,梵施國王執政時,印度鹿野苑,當地的一條惡龍殺害了城中很多人,幾乎絕迹。梵施國王知道後,馬上召集四大軍隊,下令必須徹底除去這條惡龍,這些人在國王前請求:“請陛下想一想,我們這些人是否有能力降伏它?您應該找一些靈驗的咒語、妙藥或者比較厲害的沙門婆羅門,他們有辦法降服惡龍。”當時,鹿野苑有一賤種的童子,他以大慈悲心觀照著每一位衆生。看到這些人遭受惡龍的危害卻又束手無策,非常可憐,賤種童子就生起了悲心。准備調伏惡龍。他告訴人們:“你們不要著急,不要爲難,我可以調伏惡龍。”他的父母都不同意:“惡龍很凶,你調伏不了它。”但他說:“我已披上了大慈大悲的铠甲,不會遭受這些違緣的。”他去了惡龍的地方。惡龍一看到賤種童子就猛撲過去,賤種童子入大慈悲定,觀大慈悲心,惡龍的嗔心立即消失了。(師言:我們這個學院,豺狼和山羊住在一起,雪豬和狗在一起,毒蛇和人在一起。很多殘暴的野獸和弱小溫順的動物生活在一起,這可能是大多數人修慈悲心的緣故。二十幾年來毒蛇野獸從來沒有傷過人。出家人以慈悲爲懷,若沒有這一點,說明一個人的修行不是很好。所以,我們作爲一個修行人,平時對傍生不要打,乃至一個小小的生命,一切有情之物,都要愛護每當害其它衆生時,都要設身處地的爲對方想一想,別人這麼對待自己,自己將是怎樣的感受?所以,大家都應該以大慈大悲心來愍念衆生。)賤種童子就用雙手把惡龍拎到荒無人煙的地方。梵施國王聽說後,問賤種童子有何要求,賤種童子說:“您和您的臣民們都奉行十善,這是我唯一的要求。”梵施國王對他重賞後,他自己奉行十善,並令手下的臣民們都奉行十善。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賤種童子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當時的惡龍就是現在的這個夜叉。當時,是它害人時我調伏了它,現在也是同樣。當時是很多人遭受危害時,我除其怖畏令其奉行十善法,今亦如是。還有一段因緣,在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他們都是居士,受持戒律,諸根調伏,故今在我教法下得到解脫。”
(125) 昔普國王
——舍自血肉 換得半偈
一時,世尊出遊嘎吉,途中,世尊對阿難尊者說:“阿難,我的背很痛,你把我的法衣折成四層,我在上面休息一下。”阿難依佛所言把衣折好鋪在地上,世尊以獅子臥式,具足正知正念休息後,心想:自己周圍有很多凡夫比丘,有些是佛調化的,有些是聲聞調化的。便告曰:“阿難,你應該對所有比丘僧衆宣說有關七菩提分的妙法。”阿難尊者依教奉行,爲僧衆宣說了有關七菩提分的妙法。之後,那些對聲聞有緣的比丘衆已滅盡煩惱,獲證了羅漢果位。世尊也在阿難處聞法。阿難傳法畢,世尊便起身結跏趺座,給阿難爲主的諸比丘宣說了有關精進方面的教言,那些對佛有緣的比丘衆,滅盡了煩惱,獲證了羅漢果位。這些得果的羅漢們遠離了叁界的貪欲,在他們的境界中:黃金和牛糞等同,虛空和手掌無別,諸天贊歎他們的功德。
時一比丘贊歎曰:“世尊爲了傳授佛法而顯示生病,世尊是叁界的怙主,仍在阿難尊者前聞法,其他人更應該聞法。阿難尊者是世尊教法下智慧超勝的弟子,世尊正繼續聞法,其他人爲何不聞法?總之,佛法的功德不可思議,聞法的功德不可思議!”這位比丘宣說了聞法的種種功德。(師言:爲了度衆生,世尊也顯現在阿難前聞授妙法。)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世尊也是顯現勸別人開示善說,在別人面前聞法?”世尊告曰:“不僅是現在,以前我也是在別人面前聽聞教法。是在很早以前,四具王宮的昔普國王,如理如法地護持著國政,他具有大慈大悲心,廣作布施,對所有的臣民慈悲愛護,無衣者施衣,無食者施食,無車者施車,乃至空中的飛禽、地上的走獸、海底的遊魚,都是以慈心布施,他自己也發願,把自己所有的財産布施,帶領人們廣行十善。昔普國王的整個國家都行持善法,很多人死後都升天了。天人越來越多,帝釋天心想:這是修梵天而來的還是修帝釋天而來的?他作個觀察,知道並非這兩種原因,而是發無上菩提心的人令人們奉行善法的緣故。帝釋天心想:這位國王行持善法的心不知是否穩定?如果穩定我可以供養他,若不穩定我應該鼓勵他。帝釋天就變成羅刹的形象來到昔普國王前,宣說了半偈:“諸法皆無常,一切生滅性。”國王聽到這妙法後,生起了很大的歡喜心,覺得:這是得到無上菩提的開始,也是獲證涅槃的殊勝緣起。國王便在“羅刹”前恭敬頂禮祈求:“您應該把後半個偈子傳給我,以後我可以作您的弟子。”羅刹說:“作我的弟子有什麼用,我現在非常餓,沒有吃的,生活非常困難。”“只要您把全部的法傳給我,吃的我可以幫助您。”“我所要吃的您可能是滿不了我的願吧?”“那您到底要吃什麼?”“我的飲食是活人的鮮血鮮肉。”這時,國王想:我已經發願不害任何衆生,用其他人的鮮血鮮肉供給“羅刹”是不可能的,爲了求法,我願意以自己的血肉來供養“羅刹”。他如此請求後,“羅刹”爲他傳了後半偈“生後即滅盡,彼等寂滅樂。”昔普國王憶持了很長時間,已能熟練地背誦。(師言:世尊在因地爲了一個看起來不是很殊勝的偈子而用自己的血和肉才求得了,在座的四衆弟子(Catu Parisa),現在很容易就可得到顯密的很多共不共的殊勝法要,目前的條件只是相對地苦一點,確實是很值得,不要以爲安樂中能得法。)他覺得自己已經得到了涅槃的殊勝緣起,也獲得了無上菩提的聖道,就用寶劍把自己身上的肉一塊塊割下來供養“羅刹”,並發了無上菩提的願:以此善根,願我將來獲證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的果位,能度口化無量無明愚癡的衆生。如此發願後,念一個偈子:“以此廣施之善根,願衆皆悉得佛果,昔前諸佛未調衆,以吾善施得佛果。”念畢,把自己全身的肉供給“羅刹”。此時,大地震動,天人撒花,贊曰:“善哉!善哉!”帝釋天想:現在大菩薩的身體已變成這樣,以我的能力也可以使他恢複,但爲了使他增上菩提,我可以試試他發心如何:“大國王,您已把全身的肉割給我吃了,您是後悔還是歡喜呀?”“我一直生起歡喜心,因爲我割身肉之痛苦與地獄傍生餓鬼所受的痛苦相比,根本算不上什麼。”“這麼說,我不相信。”“如果我不是生歡喜心則願我的身體不要恢複,如果我真的以歡喜心供養您並對叁界輪回衆生發起了大悲心的話,則願我的身體恢複如初。”以這谛實語之力,昔普國王立刻身體恢複如初,帝釋天立刻也顯出了本有的形象,在國王足下恭敬頂禮說:“我不是想害您的,一方面我想觀察您求法的心,另一方面我爲增上您的精進,故我這樣對您顯現。”說畢,返回天界了。諸比丘,當時的昔普國王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當時,我也是爲了求法而如是苦行的,現在我爲什麼不聞法呢?”世尊如是說。
(126) 昔普國王
——舍自身命 換得半偈
一時,世尊出遊嘎吉,途中,世尊對阿難尊者說:“阿難,我的背很痛,你把我的法衣折成四層,我在上面休息一下。”阿難依佛所言把衣折好鋪在地上,世尊以獅子臥式,具足正知正…
《《百業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