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用比喻說明:
爲了區別于日常描述的意識,暫時將它稱爲“本意識”——如同佛學中的妄心與本心的區別。
“想象一下,你做了一個夢。在夢境中,不但有山河大地與衆生,還有一個在感知山河大地衆生的“你”——一個“假我”。在夢境中,你會認爲感知夢境場景的是“假我大腦的神經系統”;你會認爲夢境中的一切場景都是由夢境中的“假我的意識”所創造;你還會認爲那個感知世界、創造出世界存在的“意識”是在夢境中假我的大腦中;甚至,你會通過相關的儀器在假我大腦中去尋找出一個“意識”來,或者分析假我意識是如何産生的等問題。”
通過以上比喻,本意識在哪裏的問題和實相已經變得很容易理解了:就如同真正創造夢境、感知夢境的不在夢境中“假我”的大腦之中,而是躺在床上的“你”一樣,你在此時此刻對世界産生出的鮮明覺知,或者說創造出世界存在的、讓波崩潰爲粒子的“本意識”不在此刻你的大腦神經系統中。即,你認爲世界在腦中,實際腦也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見圖1-44)。
圖1-44 你認爲世界在腦中,實際腦也只是世界的一部分更清楚地說,你現在正在感知著這個世界的真正的“意識”,實際上,既不在外在世界中,更不在此刻你的腦神經系統中!一切都只是“宇宙大腦”(本心)在創造著、感知著(見圖1-45)!一切皆是幻相!
圖1-45 你現在正在感知著這個世界的真正的“意識”,實際上既不在外在世界中,更不在此刻你的腦神經系統中,一切都是“宇宙大腦”(本心)在創造著、感知著因此,意識不在腦中,而是腦在意識中。意識不在世界中,而是世界在意識中。由此你就很容易理解人們經常糾結的一個追問:“當一個人睡眠時,意識在哪裏?”答案很簡單:因爲在六根中的覺知皆是幻相,那麼如果你能夠把對水杯的覺知看成是“幻相”,爲什麼不能夠把對睡眠的覺知看成是幻相呢?因此,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因爲問題本身是錯的。
本意識在哪裏?或者說,如來本心在哪裏?
答案:“不是不想說,而是不可被說,凡所有說,皆是夢中事。”因此,佛經中說見到如來的方法不是說明“如來”是什麼,而是見到“一切都是幻相”——即,“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因爲真心不在腦中,而是腦在真心中。因此,實相不是佛學,佛學只是實相中的幻相,因此佛祖在《金剛經》中才會說:“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于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和“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衆生,實無衆生得滅度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因此,一切法無修無證,修個無所修是真修,證個無所證是真證!此心即是佛,此心即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