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量子力學(15)

  現在一切准備好了,然後要問兩個問題:

  問題1:在一小時內,盒子內的貓會處于什麼狀態?

  問題2:在打開盒子時,你會看到什麼?

  對于第2個問題容易回答。按照概率的解釋,如果你把這個實驗進行100次,那麼你在50次打開盒子時會看到一只活貓,50次會看到一只死貓。然而,對于只是打開一次盒子的第一個問題就很難回答了。

  因爲按照經典物理學的解釋,以及愛因斯坦、薛定谔和一般人的理解,在打開盒子之前,貓的死活是已經被確定了的。就是說,貓的死活與打開盒子這個觀察行爲無關。貓的死活是在打開盒子之前就已經確定了的事實。但是按照概率的解釋,在沒有打開盒子之前,貓是處于死活重疊狀態的。是因爲觀測這一決定,才讓貓的“波函數”發生了坍縮,瞬間讓貓確定了或死或活的狀態。就是說,在打開盒子之前,貓是處于半死半活狀態的,即,貓的死活是處于概率狀態的。

  半死半活是什麼意思呢?即,貓的死活是被“看”這個動作給確定的。就是說,一個事物的存在是被“看”出來的,而不是與看無關的“客觀”存在的。

  這個實驗的目的是將微觀的量子行爲直接轉化爲宏觀的經典力學的直接效應模式。

  到底哪個理論是正確的呢?經過近一百年的科學實驗,沒有一個實驗支持愛因斯坦和薛定谔的想法。愛因斯坦錯了。事物存在與否是因看而決定的。物理學從此不再描述波或粒子,只是在描述如何觀測。

  這樣的奇異事情說明了什麼問題?

  愛因斯坦認爲:“在原則上,試圖單靠可觀察的量來建立的理論是完全錯誤的。”然而,最終的實驗卻證實:愛因斯坦錯了。真實的,讓人根本不願意去相信的情況是:“理論決定我們能夠觀察到的東西,只有理論——關于對自然規律的認識,才使我們從意識中推論出基本現象。”

  清楚地說,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都是在人的意識觀察之後才被確定的。而在此之前,一切都是以一種不確定的方式存在的。同時,延遲實驗更加清楚地說明了,宇宙不是事先存在的,而是現在的一個人的意識逆時間創造了其存在。例如,在薛定谔貓的實驗中,我們可以在實驗結束以後,再通過某種裝置來延遲決定貓的死活。比如說,原子在上午10點鍾已經確定了到底衰變與否,而通過某種裝置,我們可以延遲到下午2點鍾時,再來觀測實驗結果,從而決定貓的死活。就是說,實驗的結果顯示,我們可以在下午2點鍾逆時間創造上午10點鍾發生的貓是死是活的事件。(關于延遲實驗及其不可思議的意義,第五章將做詳細論述)

  因此最終結論是:宇宙並非已經存在,而是你的觀察行爲創造出了過去曾經發生過的一切事件。即,我們參與了宇宙創建本身!

✿ 继续阅读 ▪ 量子力學(16)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