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揭秘:靈魂是什麼(2)?

  揭秘:靈魂是什麼(2)?

  一般人們認爲,靈魂附著于肉體,人便有了生命,離開肉體,人就會死亡,而靈魂借肉體感受生死流轉。到底有沒有一個離體靈魂的存在呢?這是世界上的人們一直迷惑不解的問題。爲了明晰靈魂本質,我們先看佛經中是如何說的?

  一次一位遊方者婆蹉衢多對佛祖說:“喬達摩尊者,“我”存在麼

  ”世尊靜默不語。過了很久,婆蹉衢多又說:“那麼,“我”不存在麼

  ”佛祖還是靜默不語。遊方者婆蹉衢多等了許久不見回答就離座而去。婆蹉衢多離開後,阿難尊者就對佛祖說:“世尊何以不答遊方者婆蹉衢多之問

  ”

  佛祖說:“阿難,遊方者婆蹉衢多發問後,我若答“我”存在,便是認同主張永恒論(也譯爲常見。注: 即存在一個永久靈魂) 的僧侶行者。我若回答“我”不存在,便是認同主張斷滅論(注:死亡即爲一切湮滅)的僧侶行者。我若回答“我”存在,是否隨順諸法非我之智的升起

  ”阿難答:“世尊,不會。”“我若回答“我”不存在,已經困惑的婆蹉衢多將更困惑:“我曾經有過的“我”,現在不存在了

  !

  到底有沒有靈魂?佛祖沒有回答“有”,也沒有回答“沒有”。那麼,靈魂到底有,還是沒有?而佛祖又是什麼意思呢?請看下面一項關于靈魂的實驗——菲利普實驗。

  這個實驗是由加拿大多倫多精神研究學會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實施的,目的是了解虛構的曆史人物是否可以通過參與者專注的努力“死而複生”。他們給這個人物取名爲“菲利普”,並賦予其個性和完整的背景,甚至爲了讓他看上去更加真實,還繪製了一幅肖像畫。多倫多精神研究學會的八人研究小組還熟記虛構人物的傳記,研究菲利普“活著”時的一切活動。

  這個研究小組的努力在最初的幾個月毫無成果,直到1973年,招魂實驗出現了轉機,“菲利普”開始與研究人員交流,不斷敲擊桌子。在隨後的幾個月,研究小組發現,當他們提問問題,用敲一下代表“是”,敲兩下代表“否”時,他們確實可以同自己的靈魂進行交流。

  有趣的事實是“菲利普”實驗結局出人意料:研究小組的一名成員打破事先約定,大聲對“菲利普”的問題作出這樣的回答,“你是我們造出來的,你知道這一點。”隨後,所有溝通都停止了。一旦否認“菲利普”是真實的,那麼他就不複存在。

  以上實驗有兩點不合邏輯常理的地方:

  一、菲利普是人們虛構出來的,但是由于人們相信他的存在,竟然被創造出來了。

  二、一旦人們否認了菲利普,那麼他就瞬間成爲虛無了。

  由此可見,菲利普存在與否不取決于事實,而取決于人們是否願意相信他的存在。這“是否願意”正好說明了靈魂的本質。什麼本質呢?

  靈魂也是由因緣生起的精神現象,即由人們相信的因,導致其存在的果。所以《華嚴經》中才會說:“信爲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一念清淨一念至誠,你就是佛!

  簡單地說,叁界唯心、萬法唯識;靈魂即由心所變造,西方世界也是緣起而有。凡是人們感知到的一切事物一切現象,都是由業而感緣起的。這也是臨終時的一念至誠清淨念佛即可往生西方世界的原因所在。

  佛祖立足于如來終極智慧對因緣所生的精神現象是不能給出肯定答案的,因爲任何回答都是錯誤的。當然不是沒有答案,答案是非邏輯的。對于一個非邏輯的問題要用邏輯去回答的話,就只能用否定法,這也就是佛祖爲什麼在講法時用了那麼多“非”和“無”的原因。比如佛經中意思表達爲的:“非我,非非我;非法,非非法;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非我,即是有我;非非我,即爲無我;在言語道斷的情況下,“非”和“無”即作爲了標示月亮的手指(以指指月,指非是月)。而月亮是什麼?即是萬物、萬法唯心所造的那個“心”。這個心到底是什麼?

  幾天前,一位善友在信中寫道: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開始思考。茫茫宇宙,無邊無際,奧妙無窮。千百年來世人一直在追尋探討著一個問題:大宇宙是否有主宰,它的主宰是誰,人在其中是什麼角色,朗朗乾坤,日月輪換,陰陽交替,無休無止。人們在想:這是怎樣造就的?是自然之力、無形之力、還是人爲之力?這個乾坤中是否也有主宰?主宰是誰?人在其中又是一個什麼角色?于是我開始走近佛教,隨著不斷的學習和了解,我感覺找到了方向。我開始相信因果,常常去寺廟燒燒香、拜拜佛………。。

  在人類曆史上,隨著科學的不斷進展,許多原來被認爲是奇異神秘的現象都已經獲得了科學合理的解釋,然而在科學極速發展的一百年來,科學家們卻對一個永遠無法逾越的實驗感到十分惱火,而1982年的一次決定性的實驗終于讓世界上的人們一勞永逸地解決了無休無止的爭論。這個實驗從本質上告訴了我們“萬物萬法唯心所造,唯識所現”。這個實驗名稱和過程都很簡單,但深入理解其內涵意義卻是無限的深遠。這個實驗是什麼呢?唯心所造的心又是什麼呢?

  

  生命宇宙終極實相到底是什麼?下一篇,繼續。。。。。。。。

  

  附錄:最近一位心理醫生與我談到一個現象:“現在許多學習心理學的人只學純心理而不去學醫學,在某些國家要想當心理醫生,是必須要取得是醫學和心理學雙學位才行”。而爲什麼學習心理學還要學習醫學呢?先看我是如何開始學習醫學生理學的。

  

  爲了能夠明確應用心靈是如何控製生命機能的,佛學禅定到底是什麼,以及如何快速修入禅定,我即由對佛學禅定的研修而去努力專研了心理學。由對心理學內容不能獲得透徹的理解,所以才讓我不得不去深入學習生理學和腦科學。更是由于對神經的運作機製和細胞工作原理的不理解,我又不得不去專研生物化學和物理學。最終對物理學的研究讓我獲得了領悟佛學及修習禅定的超越性進展,物理學起到了一通百通,一融百融的效果。所以我對有志研究心理學的朋友提出如下建議:

  如同先研究《孫子兵法》再看《叁國演義》是十倍于單看其中一本書的效益一樣,如果一個人把心理學研究了一個遍,但對醫學生理學和腦科學一竅不通的話,他就永遠無法領悟到心理學的本質,也就無法在應用心理學上達到“遊刃有余”的境界。同時,對一個真正想研究心理學而不是爲了學習而學習的人來說,會産生越學越覺得苦惱和困惑的現象。所以有志在心理學上獲得透悟的朋友,要同步深入學習生理學及腦科學,就會事半則功十倍的效果!

  另外,有許多人認爲科學與佛學是對立和不相容的,實際是曆史造成的結果。因爲科學的極速發展才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所以幾十年前透悟佛法者無緣接觸到今日的科學,尤其是生命科學和物理學。

✿ 继续阅读 ▪ 如何悟到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