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四課(五)清淨正行
我們已經了知了菩提心的重要性,平時在止觀交修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觀修四無量心,令自己的一切修法都趨向于廣大發心之中,這就稱之爲清淨之發心。在具備清淨發心的前提下,緊接著還要具備清淨正行,即做到心不散亂。因爲令善根不被外緣摧毀就是清淨正行。也就是說,無論是聽法還是修法,內心都不能與貪嗔癡煩惱摻雜在一起。
在你修行過程中,只要內心被貪嗔癡煩惱其中的一種所染汙,一切修法都已變成非法,成爲惡行。正如華智仁波切所說:“心善身語善,心惡身語惡,心爲諸法源,調心佛善說。”所以,在修正行的過程中,要時時護持自己的內心,不能令它趨向于惡業,趨向于貪嗔癡叁毒及五毒之中。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做到時時提起正念。需知,凡夫的一切妄念都沒有離開過貪嗔癡煩惱,因此你腦海中所想的世間瑣事決定摻雜貪嗔癡叁毒。在你修行之時,若未護持正念而隨行煩惱,修行因爲摻雜了貪嗔癡煩惱而成爲惡業,不能稱爲修行。
有時我們潛意識中可能會産生這樣的疑問:“我已經修法多年,爲何見解卻沒有絲毫之進展?”此時不妨先問問自己,你在修行過程中,內心能做到多長時間的清淨?若內心一直被叁毒及五毒煩惱所束縛,即便表面上呈現的是修法形象,對于解脫而言,恐怕也沒有絲毫之利益。因爲清淨正行就是爲了令善根不被外緣摧毀,而此處的“緣”字,就是指惡緣,指貪嗔癡煩惱。一切煩惱的根源是貪嗔癡,漂泊輪回的根源也是貪嗔癡。所以沒有遠離貪嗔癡的一切善行,都不能稱之爲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