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真如不守自性——析《注華嚴法界覌門》(孫業成)

  真如不守自性——析《注華嚴法界覌門》 

  孫業成

  宗密釋“大方廣佛華嚴”,曰“大方廣”是所證法; “佛華嚴”是能證人; “大”者體也, “方廣”即體之相用, “佛”者果也,“華嚴”因也; “法界”統唯一真法界,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然心融萬有,便成四種法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叁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案: 《注華嚴法界觀門》中,能所、體相用、因果、理事,均不一不異,不離一心。此心即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圓覺經略疏》說如來藏有叁義:一隱覆義,謂覆藏如來故雲藏也;二含攝義,謂如來法身含攝身相國土、神通大用、無量功德故,又含攝一切衆生,皆在如來藏內;叁出生義,謂此法身既含衆德、了達證入即能出生故。由此可知,四法界中的“事”實指在纏的如來藏, “理”是出纏的如來藏。

  《注華嚴法界觀門》分別闡發了:

  (一)真空觀。宗密說,色是法相之首,五蘊之初,故諸經凡欲說空義,皆約色說。就本門: “色即是空,何以故

  凡是色法,必不異真空,以諸色法必無性故。”釋曰:從緣有故,依他無性,即圓成故。案:因緣所生法,依他起故,而無自性;無自性即空,因緣起即假有;不執著空有兩邊,乃圓成實性,具般若慧,亦即如來佛性。又就“空即是色,何以故

  凡是真空,必不異色,以是法無我理。”釋曰:即真空體也,二空所顯真如體也,即真如不守自性。案:一心真如之空既不異色,亦不異一切法也,所起隨緣而已。

  真空觀爲真如之理,未顯真如之妙用。理事無礙、周遍含容,乃顯真如之大用。

  (二)理事無礙觀。宗密曰:世人焉見全一大海在一波中耶?案:體用不二。又曰:故一塵既無涯分,何有法之當情,即不可以識識也;真理全在塵中,何五眼而可觀,即不可以智知也。案:觀體即用,不可以識以智,即“超情離見”。曰:理性全體遍多塵,亦與一塵非異故,理與內外無異故,同時能遍于內外。案:當體即用,真理即與一切千差萬別之事俱時曆然顯現,亦無內外之別。又就本《門》:“以諸緣起,皆無自性故;由無性理,事方成故。”釋曰:真如隨緣故。案:此乃深契華嚴要義——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亦可反觀本《門》: “如波要因于水能成立故,以如來藏得有諸法。”

  (叁)周遍含容觀。就“周遍含容”宗密釋曰:事事無礙也。案:此乃顯真如之大用。就本門“事如理融”,釋曰:一一事皆如理,故融通也。謂若唯約事,即彼此相礙;若唯約理,即無可相礙,亦無可遍容。案:事事融通,因爲事即理,理無不遍,故事無不遍;“事”實乃如來之相用。“理”如來之體。

  《注華嚴法界觀門》實談如來藏之體、相、用。

  摘自《圭峰大師的如來藏思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