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大好寸絲不挂
《五燈會元》載峰大師接見玄賈機尼,問曰:“汝名什麼?”曰:“玄機。峰曰:“日織多少?”曰:“寸絲不挂。”尼禮拜退,才行叁五步,峰召回:“袈裟角拖地也!”尼回首,峰曰:“大好寸絲不挂。”
有關這段記載,尚有初見面時一些話頭機鋒對應,僅僅從這簡單幾句便已替後參學話頭弟子提供寶貴示範。早期大師對參學者的“隨機”反應相當重視,甚至從言行舉止上勘驗,可以說是一大特色。雪峰是禅門高僧,曾到曹溪參谒六祖(注:青原宗下另有後輩名雪峰者)。這段話頭顯示玄機造詣不低,所以在話頭上毫不示弱,但仍被雪峰找到女性尊嚴此一破綻全力一擊,而使她敗下來。尤其高明的是就地取材,以其人之道反其製其人身。即是寸絲不挂(比丘尼能說出此話,勇氣與智慧可嘉),到最後經不得一句勘驗,顯然心有所分,仍然住持,並不完完整整清淨自如。雪峰是實虛兼用,空有同時的觀照法,泛泛之徒還不夠資格參。由此得知,參話頭對學者的確是深不可測的功課。更從戒律比較,比丘具足戒有二百五十條,但比丘尼具足戒則多達叁百七十多條,可知佛門比丘尼之修爲遠羅沙裏汰金爲難,稍不謹慎,便是功敗垂成,這段話頭即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