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師若搖頭,弟子擺尾
臨濟宗雲辯禅師初參圓悟,則入室,悟曰:“看腳下。”師打露柱一下。悟曰:“何不著實道取一句?”師曰:“師若搖頭,弟子擺尾。”悟曰:“你試擺尾看!”師翻筋頭而出。悟大笑。
這是一段完全不同于前文所錄話內容的個案。如能對于“名相與法相”問題有相當研究,應該可以從空有二面來看這段話頭。禅門修行最忌打高空,空論空談,一空到底,讓初學者膽戰心驚,這是老師沒有讓弟子透徹領悟修行證性的真義而致。需知“性”是一切法之體,“相”是形式,修行固然重視本體,但亦不能疏忽體相。執相不可,廢相亦不可;也可以說不取相,說不能斷相。這段話頭中圓悟第一句“看足下”乃是躬行實踐之義,原來試試雲辯懂不懂?“空有”之理,弟子反應極力敏捷,打露柱即是代表不斷相。圓悟這才正式要弟子說說心得,但雲辯的確機智,用魚龍譬喻回複圓悟的勘驗,而雙方話頭較勁關鍵便在“搖頭擺尾”這句話上。尤其重要的是“翻筋頭”。在禅門這就代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正是“掉轉頭”重新整頓一番新氣象的含意。淺言之:一塵不染,一絲不挂是空,果然萬法俱空,豈不使信徒絕望失望。佛祖何苦度人;修行到“空”此一地步充其量仍在半途,必須能夠從萬法皆空中一躍而出,不被空執,還我自由意志(盡可搖頭也),這才是真正理解法空性空在我(心)不在空。所以,雲辯翻筋頭而出,使老師大笑稱許一番。師生二人可說在“證性”上得到共識了。禅門話頭如屬這類個案,就有賴參者多翻轉幾次去印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