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潭又不見,龍又不現
天皇德山大師往龍潭,至法堂曰:“久向龍潭,及乎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龍潭引身曰:“子親到龍潭?”師無語。
話頭中德山宣鑒是龍潭崇信首席大弟子,龍潭是天皇道悟單傳弟子,天皇是六祖慧能直傳法融青原第一世石頭希遷嫡系。德山初參從《金剛經》入門,別號周金剛,這一點與六祖相似,同屬《金剛經》專家。因此,德山到了龍潭說了這兩句俏皮話,當然是“夫子門前賣文章”。龍潭只用一個親身的“親”字便破了德山的知見。菩薩十慧中有十金剛心,第一就是信心。德山既未親見親到過龍潭,卻在印象中釘住“潭”必有水,“龍”必活現,也可以說他的本心被客觀存在支配,與禅門心法背道而馳。老師這句話頭是要破他的虛幻不實意。自身不曾親曆,卻以世俗之見爲標准,哪裏有真心,又有什麼信心(當然,德山這次是初谒,他終究成爲龍潭門下首座)。早年大師親近佛祖真傳方法,所以在話頭工夫上要言不煩,轉得恰到好處,完全得力于思維法則的熟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