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米籮有多少達摩眼

  42、米籮有多少達摩眼

  雲門文偃大師見弟子量米後,問:“米籮有多少達摩眼?”弟子無對。師代曰:“鬥量不盡。”

  雲門這句名言中之“達摩眼”當然是指佛祖眼(《金剛經》“五眼”中最高見地)。所謂佛眼就是佛之知見,超勝一切。大師之問是從法身立論。法身不落長短小數量,報身與法身不一不異。化身亦然。所以用“鬥量不盡”開示弟子:處處皆學問,處處是道場。達摩佛祖並不替自己定位。既是即心即佛,則從無佛處作佛,這就是《金剛經》的觀照法。領會這些便是佛智慧而離名絕相,證得法身,然後顯現報身應身(應身即化身)。所以,若以“佛眼”看米籮,則有鬥量不盡的達摩法身(我看青山多妩媚,量青山看我亦如是就是這種心法)。雲門弟子反應遲鈍,因爲他仍未跳出五蘊見、世俗見、二分見。他的思維被“米與達摩眼”中間的關系搞得迷惑。他的“我見”誤以米是米、眼是眼,兩者並無一致之處。這正是“識蘊”未脫,從有漏轉爲無漏尚有一大步。大小乘都主張“無知見”才是正見。雲門用日常生活見聞開示弟子,與五祖用“米熟款”向六祖開示是同一方式。這類話頭不限于坐而論道,而是行雲流水般展現佛法無邊(不固定某種邏輯推理之邊見)。在禅史中,大師級高僧多采用之。當然,這亦是勘驗弟子程度深淺的考核方式。

✿ 继续阅读 ▪ 千聖近不得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