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爲無心悟,心因有佛性

  34、佛爲無心悟,心因有佛性

  臨濟宗達果禅師上堂:“佛爲無心悟,心因有佛迷。佛心清靜處,雲外野猿啼。”

  這是一段唯心論話頭。但禅門所說之心不同于普通認知之唯心。佛學中談心性者很多,譬如《維摩诘經》止心,滅心;《楞伽經》之離心;馬鳴亦談滅心,他在“轉識成智”及“轉現識成空識”之理論上有相當深入研究。世親是從無相論推論到“萬法唯心”,他的立足點在“空識”。世親《大乘唯識論》對妄識與知覺之關系有精辟見地。佛學中經論不少在心意識問題上反複論辯,因此,“佛心清淨”這話頭可以從《維摩經》上去體會,這部經中〈問疾品〉之天女散花典,正在說明《維摩诘經》“從一毛孔見十方諸日月星辰”的參學,必須發真心乃能去妄也。參學者應該理會佛學中的“心”是一種漂浮不定的意識流,所以,大乘法將心意識當作一體而叁分爲“集起”、“思量”、“了別”。這就相當接近現代心理學研究的情緒、機能、行爲等等內容了。若更遠溯,就必須從華嚴“淨心”論說起。

✿ 继续阅读 ▪ 甯無我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