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還我話頭
雲門文偃禅師上堂:“諸和尚子莫妄想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良久曰:“與我拈案山來!”僧便問:“學人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時如何?”師曰:“叁門爲什麼倚佛殿從這裏過?”曰:“恁麼則不妄想也。”師曰:“還我話頭來。”
參話頭是師生間腦力激蕩,所以有互動作用。雲門文偃是一代開山大師,思維新穎。方法活潑。他在上堂所說的話,是不讓弟子執我見,有分別心。雖然世俗認知大地山水僧俗是各個存在對象,但這是凡情。禅門參學者必從文字觀照下工夫,創新思維,當然也是啓發智慧。這正是金剛般若之法:“如來所說叁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一合理相分第叁十),弟子仍然堅持已見,雲門斥他仍是門外漢想法,這才說一句反省話,但雲門雖然已經爲之氣結,所謂“還我話頭”就是剛上堂時已說“莫妄想”,如今又重複說一番,又怎能算做參話頭。弟子反應亦步亦的確很鈍,領會不領會,反布而刻意重複來一句,這與山是山,水是水又有什麼不同。假若老師說絕不可用心參學,弟子學嘴再說一次,豈非搬磚砸腳,參話頭豈不變做念六字真言頭疼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