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燈籠是心

  19、燈籠是心

  天皇系殷福禅師弟子問:“見色便見心燈籠是色,哪個是心?”師曰:“汝不會古人意?”曰:“如何是古人意?”師曰:“燈籠是心。”

  弟子所問不是佛說“真心”,真心不生不滅。類似弟子之“見色便見心”,其實是色受想行識相推波助瀾而起心動念。他從色心轉至燈籠,當然是心隨相動,根本昧于真心無念,因爲稍起分別執著之念便是妄心。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也可以說真心無名無相,即使暫名爲真心亦不過是假名。禅師說弟子不會古人意有二種含義:一是弟子不懂宗是心宗的唯心之理,一是弟子不懂禅門特殊的思維方法,譬如:正說、反說、莊說、諧說、橫說、豎說、顯說、密說等等。禅師用顯說“燈籠是心”,其實另有“反面”含義:那就是連他自己所說之“心”字亦不可靠。因爲若以爲禅師正說,他就“住相”與弟子同樣有“取相”之誤。《金剛經》甚至認爲“無上菩提法”亦不應住,禅師豈能不懂。禅門話頭就是要轉,一再轉,轉得恰到妙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若“燈籠是心”與“燈籠是色”又有什麼差別?他的代換方式是“色如是心”或“心如是色”,都可援引“色空空色”理論推到心亦是空也。禅師在同弟子參學時會要求“下一轉語”,動機在勘驗弟子的程度深淺。如果認定“燈籠是心”就是原地打轉。更不能誤會老師如此說乃金科玉律。禅師從來不和盤托出,他只是一字,半句讓弟子去參看。同時,他在參看弟子的佛學功課到底進步多少,因此,話頭另一作用等于面試或口試。

✿ 继续阅读 ▪ 知解之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