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清淨的佛法僧叁寶,衆即僧也。)
我發廣大菩提心 (菩提心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相結合的願心。)
自他利益皆成就 (菩提心即自利利他之心。)
忏除一切不善業 (忏悔消除一切惡業。不善業,即惡業。)
隨喜無邊衆福蘊(惡業消除,福德聚集)
先當不食一日中(即過午不食)
後修八種長養法 (叁說) (受持八戒,能生長、培養善根福德)
(二)叁歸 得戒體
我弟子 ,惟願阿闍(音舍)黎(譯爲教授師、軌範師),攝受于我,我從今時(此時),發淨信心,乃至(直至)做菩提場,成等正覺。(意爲從此時發願,直至成佛。)
誓歸依佛,兩足尊。(兩足:指智慧、福德均具足圓滿。勝尊:最殊勝的、受人尊敬的大導師。)
誓歸依法,離欲勝尊。(誓歸依法,可遠離叁毒五欲)
誓歸依僧,調伏勝尊。(僧能持戒修行,可調伏煩惱習氣。)
如是叁寶,是所歸趣。(叁說) (這樣的叁寶,是我所趨向歸依的。)
(叁)八戒(戒相)
我弟子 淨行優婆塞(夷)(出家衆稱淨信沙門)惟願阿闍(音舍)黎,憶持護念。我從今日今時,發起淨心,乃至過是夜分(今天夜半)訖(至)于明旦(明日清晨)日初出時,于其中間(在這段時間內),奉持八戒。
所謂: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叁不非梵行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六不非時食
七不香花蔓莊嚴(裝飾)其身,亦不歌舞娼妓
八不坐臥高廣大床
我今舍離(舍棄)如是(這些)等事,誓願不舍清淨禁戒八種功德。(叁說)
(四)回向
我持戒行,莊嚴其心(淨化內心)。令心喜悅(法喜充滿),廣修一切相應勝行(與戒相應的殊勝的定慧行持),求成佛果。
光明迅速,人命無常,萬物皆變異,佛教認爲萬物都是無常,于是有無我觀,佛經裏句句皆說無我,如心經[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一般人以五蘊爲我,五蘊都空,哪裏有個我呢?無我便無苦,有十分我便有十分苦,有一分我就有一分苦。如打碎茶杯,你有一分的執著便會難過,就有一分的苦,若有十分的執著,便如割肉似的:蓮池大師未出家時除夕打碎祖傳的白玉杯,就十分難過,他的妻子安慰曰:[一切無常。]他便覺悟過來,出了家,所以這個苦並非本來有的,而是本空,因執而成。
又如晚上走路,見地上有繩,便驚恐起來,皆因你當它是條蛇,後來看清楚是條繩便不複恐怖,我們的錯覺多得很,人家講話,你的耳朵便豎起來聽,但聽一句忘了後句,以爲人家講你便生煩惱,佛教叫人不要偷聽,偷聽別人講話是犯戒的,而且聽頭不聽尾,每每生出無限煩惱。
修行第一講受戒,受戒之前是皈依叁寶,原來叁寶也是戒?皈依佛戒,皈依法戒,皈依僧戒,故叁皈依又稱叁皈戒。
皈依佛戒不要迷,皈依法戒不要走邪路,皈依僧戒不要染汙,所以稱爲叁皈依戒,但皈依便是戒的體,從體起用便應受戒,欲想得人身要受五戒:殺、盜、淫、妄、酒五條戒:欲想生天要修十善:從皈依之體起十善之用,這便生天了。若你沒有叁皈依戒,地獄、餓鬼、畜生便有你份兒,叁皈依能度你出叁途苦嗎?但是有些人怕入地獄卻不肯皈依叁寶,分明說道: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傍生,所以叁歸依是戒體,從體起用受種種戒。
在家居士沒有機會出家,我佛如來有方便之門,可以出一日一夜的家,不用剃頭發,受八關齋戒,便是[從今朝至明朝,如諸佛不殺生,某甲一日一夜亦如是不殺生],諸佛是盡壽不殺生,我們不能盡壽的,世間中的事情還未曾放得下,不過一日一夜放下來可以不殺生。
如諸佛一日一夜不殺生便出了不殺生的家,若你不出家一定會殺生的,過去涅槃會上有個在家人不知殺了多少生,每日殺無數只羊,後來皈依舍利佛,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出家便是出這殺生的家。
又如[諸佛不偷盜,某甲一日一夜不偷盜]。別人給你的不名爲偷,不與而取方名偷,世界上很多東西是不與而偷來的,如偷聽、偷看、偷名偷利乃至偷心不死,不出叁界。
出家人出什麼家呢?世界上的偷與我們無關,便是出了偷的家。
第叁條講清淨,人人都愛清淨,身要清淨,心要清淨,身體不清淨心中一定不能清淨,我們的勝義根是清淨的,何不這勝義根回光返照呢?何必用這浮塵根來貪著六塵之觸害至身心皆不清淨,出家便是出這不清淨汙染之家。
第四條是要語戒,什麼是妄語呢?所謂自己騙自己,自相矛盾,心中見,口卻說不見,口不對心,口中雖說不見,心中卻知道自己見,這便自己欺騙自己,打妄語的人先行欺騙了良心,然後再蒙著良心欺騙別人,如人用手來遮天,大叫[啊!我看不到天了!]一只手又怎能遮天呢?旁觀者還看見天,只不過你用手來遮住你的眼睛罷了,所以打妄語的人口不對心,心口不能相應,問君何日悟道呢?悟道是心與口相應,打妄語的人身口意叁不相應,必定有一個假的,用此假妄來修行,又怎能悟道呢?一真一切真,一妄便一切妄,縱使修種種苦行,這妄因將來必定結妄果。出家便是出妄語之家,如來是真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這便是真正的出家,比丘盡形壽,菩薩則盡壽,諸佛如來盡命壽,你不能盡壽,可一日一夜如諸佛不妄語,出一日一夜的家。
第五條不飲酒,酒能迷失自己的本性,所以叫無明酒,飲酒增加無明,若這人脾氣不好,給他飲酒,便會毒上加毒,可能使他殺人,他的無明已經重,再加上酒,便如火上加油,所以菩薩不能酗酒,比丘戒不能飲酒,八關齋戒則一日一夜不飲酒,將倆漸漸積功累德,由一年乃至盡壽不飲酒,如諸佛清淨不飲酒,這便出無明酒的家。
第六條不戴香花蔓,不以香油塗身,其實我們的身體九孔常流不淨,哪裏有香呢?本來是臭的,故稱臭皮囊,我們不應起我執我見,本來此身體九孔常流不淨,卻要塗上香水去掩飾它,這是虛僞的,塗的不過在外邊,裏面的屎尿又怎樣塗抹呢?你看有錢人口口皆是香糕,吃的時候又香又油膩,但排泄出來都是臭的,在印度的人用香油,在香港的人用香水,用香水塗身就嗅到香氣,不但自己嗅到香氣,也令別人嗅到香氣,香是助結使生起的緣,本來貪嗔癡慢即使在臥眠中,一嗅香即便起來,煩惱亦隨生,無定力的人便隨煩惱破戒作業,出家就是出這個香油塗身的家。
第七條是不跳舞,不唱歌及不往觀聽,我們住的地方是火宅,妙法蓮花經說:大富長者入火宅度衆生。火宅裏有很多火,所謂叁苦、八苦、無量諸苦來逼迫衆生,你竟然快樂地在火宅中跳舞,我們在叁界牢獄裏受苦,好比監獄裏的犯人,哪個會跳舞作樂,叁界火宅內,苦不可言,哪裏還有閑情去跳舞唱歌呢?有些愚癡的人在跳舞唱歌,但有的更愚癡,自己不跳不唱卻看別人跳舞唱歌,彼此相牽入火坑,所以如來清淨不唱歌不跳舞,一日一夜如是出這歌舞之家。
第八條不坐高廣大床,釋迦牟尼佛在金剛座上以草爲座,只可結跏趺坐,不可以睡覺,後來曆代祖師一繩床來打坐,四只腳上架繩,如是初夜、中夜、後夜,勇猛精進,但念無常,是不坐高廣大床。什麼是高廣大床,這床不但一人可睡,多人亦能,便是廣,這床過份高,令自己貢高我慢,我們學佛出家,一日一夜不坐臥高廣大床,便是出這貢高之家。
還有第九條所謂齋戒,八條戒一條齋,齋屬體,體即中道,佛法事事中道,行住坐臥不離中道,食飯也不離中道,什麼是中道?無過限,無不及,便是中道。
世人就是過份。早餐、午餐、晚餐,廣東人更甚,晚上還吃宵夜,這就過份了,印度的外道苦行不食自饑,就是不及,所以無過限無不及名之謂中,事飯合符中道,過中不食與佛看齊,事事與佛看齊便是中道的齋體。
佛在世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鍾,插一枝竹在地,日影不斜便稱中午,所以稱過中不食,又名過午不食,午時不過名之爲中。
過午不食,心裏很恬靜,減少妄想、減少欲念、減少昏沈,增加辯才、很容易入定,原來過中午不食之戒有如是美好功德,合符中道,與佛相齊故名齋。
在家弟子未有機會出家,不妨受八關齋戒,出一日一夜的家,受八關齋戒講明是一日一夜的,從今朝至明朝,天亮時,戒的勢力便盡,每條戒有五位護戒神來管理,戒盡以後,他們便離開,若想延續,也要每日每夜受,方不與出家戒相雜亂。
總而言之,佛法出家在家平等,眼所見,耳所聞,無非助道之緣,既然如此,大家不要空過光陰,不要空過自己的精神,努力用功啊!
《八關齋戒開示》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