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入門的方便捷徑
二零零六年二月初九
今天晚上因緣非常殊勝,大家從全國各地來,還有從香港來的,在這個大好時機和非常殊勝的因緣之際,我給大家講開示。開示的題目是《學佛入門的方便捷徑》,這是我們學佛人中普遍存在的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學佛的基礎和觀念;第二個問題,是如何把握入門的方向。也就是說,我們學佛應從什麼地方下手、什麼地方入門?我們要把握好這個方向。第叁個問題,是如何生起出離心、發菩提心、得到清淨見。
自從中國佛教經過十年動亂以後,我們中國的佛教基本上是處于一個斷代的時期。也就是在文化大革命後的一段時期裏,佛教基本上在中國停滯下來,甚至銷聲匿迹了。但是,佛教的精神和弘揚佛法的人,還是依然保存了下來。在改革開放恢複宗教自由和落實宗教政策以後,我們又存在著對佛教盲目的信仰和盲目的行持。根據我所了解的情況,無論是出家人也好,居士也好,在學佛和佛學這個問題上,到現在爲止,都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和很大的距離。
人們在對佛教的認識和修行中,經常出現極端的現象。比如說,自從對佛教落實政策、恢複開放以來,首先是承認大家的信仰,就是承認和允許大家有宗教信仰,而這種信仰只能是對佛教的曆史和它的民族現象、群衆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認可,人們對佛教和宗教的思想傾向被認可了。所以,在中國的土地上,信仰宗教的這種風氣慢慢的就開始形成了。特別是在佛教這方面來講,信仰的人很多,而他們對信仰的基礎和觀念是不明確的,基礎是淡薄的。開始爲了迎合人們的需要。比如說,大家對佛教的信仰,認爲佛和菩薩能保佑我們。在寺院裏,我們常看到的就是做佛事,以佛教形式開展一些佛事活動,(有人)認爲這就是佛教,或是我們遇有災難、有煩惱、有痛苦、有遇事不平的地方,就找一個寺院,在那裏做一場佛事活動,認爲佛菩薩能保佑我們。比如說,放一場焰口,打一場普佛,就以爲把我們的煩惱和痛苦都消除了,在思想上形成對信仰的依賴性,不是主動地去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這是一個信仰盲從的問題。
再則,人們只是把佛教當作一個曆史的、學術的,從理論上去研究。也就是,要不就是迷信,或者就是單純的學術研究。這兩個極端的産生,是我們沒有明確學佛的觀念。那麼學佛究竟是爲什麼,它是怎麼一回事?應把它弄清楚。所以很多學佛的人,學了幾十年,都是懵懂一生。不僅僅是居士,很多出家人都是這樣。我有些時候,跟出家人開玩笑,我說,真正弘揚佛法的、發心承擔如來家業的這些出家人,真正有修證的,在我們出家人當中,爲數是很少的。但有些是懂得一些佛教的理論,有些懂得一些佛事活動,更可悲的是,有些人出家幾十年,連因緣果報都不相信,還在做夢!87年的時候,我到四川一個有名的寺院去會見一個著名的出家人。我在那裏住了一個晚上,他們非常高興地做了一個晚上的佛事活動。爲什麼呢?當時,我送了一本書給他們看了,因此高興得不得了,還說前天他就做了個夢,夢到我來了。他認爲是他有神通了,高興得哭了一個晚上。也就是說,學了一輩子的佛,當了一輩子的出家人,七十多歲了,還認爲做了這個夢就是開了智慧,這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
所以,我們學佛,首先要明確觀念、要方法正確。學佛究竟學什麼?是怎麼一回事?如果觀念不正確,我們永遠得不到真實的利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第二個,是學佛的基礎,什麼基礎呢?就是學佛發心的基礎和我們的根性。我們根基不牢固的人,學佛是有很多障礙的。比如說,我們平常講到的,沒有善根的人,學佛是有很多障礙的。用我們佛教的話講,那就是看你是不是一個法器。如果你是一個法器,你的根基比較牢固。那就是說,他只要認識佛教,皈依學佛,投身佛門,一點就破。根基不牢固的人,沒有善根的人,怎麼學,他都是煩惱重重。什麼叫根基?就是我們累生累劫種下的福德慧命,它是我們現在發心的基礎。爲什麼發心?根基不牢固,觀念不正確的人,就是投身佛門,皈依叁寶,都只能是種下了一點善根,生起了一個信仰,也只能是這樣。這十多年來,我的皈依弟子有幾百萬!但真正生起出離心、發菩提心來學佛的,了生脫死的,恐怕還沒有叁分之一。還有叁分之二的人,他們只是一種什麼態度呢?皈依叁寶,皈依佛門,就有菩薩保佑了。還有的是,他多災多難,希望皈依佛門以後,菩薩保佑他們平安吉祥了。還有一種是,爲了學點小神通而皈依。還有一少部分是來聽熱鬧的,聽說那裏有個什麼師父神通廣大,就奔我來了。聽說他神通廣大,只要我這個師父,教一句話,念幾個字,病也好了,神通也出來了。好多人把我傳得是神兮兮的。所以,我們學佛的人,首先要建立起正確的思想基礎,信念基礎和發心的基礎,觀念要正確。我們學佛簡單地講,學佛就是學佛的事迹,學佛的思想,學佛的行爲,學佛的品質,用佛的智慧來開發我們的智慧,用佛的方法來了解世間的真相,明確我們自己,明確我們的人生,讓我們自己在這一生中,過一種隨順真理的生活。學佛的目的,就是使自己覺悟,像佛一樣的覺悟,佛就是智慧和覺悟的代言詞。用佛所教導的方法,讓我們産生一種圓滿的智慧,讓我們走上覺悟的道路。由于我們本具的光明覺性,被我們無始以來的業力障礙所蒙蔽。由于我們的真心被貪嗔癡煩惱蒙蔽,我們來到這個世間,受到很多幹擾,受到很多影響。所以,我們沒有能力把握自己,我們在跟著現象走,用現象來迎合我們這顆貪心和嗔心。這樣下去,是永遠不得安樂自在的,永遠得不到幸福的,永遠都是痛苦的。
所以,學佛就是要開發智慧、覺悟人生,用佛的智慧來斷除我們的煩惱,解脫我們的痛苦,開發我們的智慧,讓我們自己把握我們自己的方向。既然如此,我們就要學佛,我們要真正得到我們本具的光明智慧和神通,來調理我們的身心,讓我們的身心清淨。
如何才能把握好我們學佛入門的方向呢?這是要講的第二個問題。
事實上,我們現在學佛的人,要把握好入門的方向是個首要的問題。現在的學佛人當中,由于曆史的問題和佛教傳承的問題,我們這個末法時代衆生的根基淺陋,定道資糧不足,最容易跟著感覺走。所以,現在我們學習佛教的方法和門類有很多,有淨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唯識宗等等。我們四川最盛行的密宗在甘孜、阿壩兩州,就密宗而言,就有很多的教派。比如說,密宗的黃教、紅教、花教、黑教、白教、烏教。誰都說自己的優勝,誰都說自己是最好的,都說別人的不如我的好。禅宗呢,在我們漢地的禅宗,有臨濟宗、曹洞宗、沩仰宗,也是我們在學佛的過程中自己建立的。在理論上,有什麼中觀、唯識派也爭論了幾百年。到現在爲止,還是爭論不休。特別是在我們的修行人當中,如果說我們自己沒有定力,沒有正確的思想頭腦,很容易左右擺動。現在,在漢地最爲廣泛的是淨土宗,所以現在我們學佛人當中,都抱著一種思想——究竟哪一宗好?學淨土宗的人說,我們現在這些人呀,業障深重啊,學密宗要上等根性,學禅宗,又定不下心來。學淨土宗什麼都不管,我照吃照做照玩,就念一句阿彌陀佛。罪過再大,阿彌陀佛說的,他發了四十八願。只要一念佛,我就到極樂世界去了。學禅宗的就說,你念佛心是亂的,先要把這顆心收回來才行啊!要自己明心,要覺悟呀,要悟道才行啊!學密法的就說,現在光靠自己不行了,要叁密相應啊!要佛菩薩加持,這世成就才行哪!都說自己是好的,都說自己是殊勝的。
那麼,我們要怎樣來把握入門的方法?我說,這裏沒有什麼玄妙的東西。無論你是學哪一宗的方法,密宗的、禅宗的、淨土宗的。如果你是抱著一個貪心來學,可以肯定地講,你學哪一宗,你都不可能有成就。這是肯定的。如果說你是抱著一種嗔心來學,你不但不能成就,而且還要帶來很多業障,如有身業、口業、意業,即身口意叁業。如果帶著一個癡心盲目地學,你連方向都找不到。帶著癡心學佛的人,是很普遍的。今天他在學密法,又聽說禅宗如何好,學密法又這麼辛苦。學習禅宗我只要坐在那裏打坐,又不念佛,又不幹什麼的,眼睛一閉,坐下來馬上就成佛了。有這麼一回事嗎?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要把心平靜下來。平等心是道啊!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要說念佛,我們在座的也有念佛的,有人擔心:我是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我念阿彌陀佛,我要念其它的又怎麼辦呢?
所以,有了這些思想不排除,我們就找不到一個入門的好方法。念阿彌陀佛也好,我開始學佛的時候,就是學的淨土宗念佛,什麼悲憶念、十念、五念、數數念(就是數數啊)。你們在座的可以想一想,我當時每天念五萬遍,而你們在座的有幾個人一天能念五萬遍的?你們舉一下手,念五萬遍的有幾個?我看一看。每天念五萬遍阿彌陀佛的有幾個人?你們見到阿彌陀佛了嗎?是什麼樣子?講來我們聽聽。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每天念五萬遍,也念了好幾年。我有個弟子叫釋隆珍,從14歲念阿彌陀佛,念到74歲,多少年啦?我問她見到阿彌陀佛沒有?沒有。88年,我在彭州市九峰山遇到她。一見面她就跪在我面前,放聲大哭,要我告訴她出世間法。我說你以前念的什麼?她說:“我念的阿彌陀佛。”你念了多久?“我念了六十年了。”我又問:“見到佛沒有?”她說:“沒有。” 我說:“好!我今天晚上告訴你一個方法,今天晚上你就能見到佛。”她聽後十分高興。我當天就在九峰山附近牟登高居士的家裏,准備了一個佛堂。我就在那裏給她傳授了一個學習方法。我說,“今天晚上,我給你傳最好的方法。”她聽了很高興。什麼法呢?“南無阿彌陀佛!”。她當時聽我一講,就泄氣了。“我念了六十年,你還是傳這個方法,你不是蒙我嗎?”我說:“我不蒙你,今天…
《學佛入門的方便捷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