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正好念佛
一位老居士動了手術,住在醫院,清淨去看望她。
清淨說:老菩薩,好好調養,要遵醫囑,也要多念佛。
老居士說:謝謝師父,這麼忙還來看我。我也想念佛,可是想到印光大師說過:“修行利益從誠敬中求,有十分誠敬,就有十分利益;有一分誠敬,就有一分利益;沒有誠敬,就沒有利益。”你看我現在躺在床上,醫院也沒法擺佛像、上香、供果,這樣念佛就很不恭敬了,所以我一直沒敢念佛。
清淨講了一個故事:
小明來上課,同學們發現他臉歪著腫了一塊,就問他是怎麼弄的。
小明說:“昨天我和我爸爸去公園劃船,有只蜜蜂落在我的臉上了。”
同學們又問:“那你把它趕走了不就行了?”
小明說:“我還沒來得及趕走它,我爸爸就用船槳把它打扁了!”
老居士笑了:這個做爸爸的,爲了趕走蜜蜂,打歪了兒子一張臉,真是因小失大。
清淨說:跪著念佛比站著念好,站著念佛比坐著念好,坐著念佛比躺著念好,躺著念佛比不念好。所以,印光大師還說:“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生病臥床是出于無奈,不同于其它不恭敬之舉,哪能因此荒廢念佛修行。再說了,念佛也能輔助醫療,康複身心,一舉多得。所以,念佛就比不念好。生病住院,就當是閉個方便關,放下萬緣,正好念佛!
《普勸念佛偈》(明 蓮池大師):
若人富貴,受用現成,正好念佛。
若人貧窮,家小累少,正好念佛。
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
若人無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
若人子孝,安受供養,正好念佛。
若人子逆,免生恩愛,正好念佛。
若人無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
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正好念佛。
若人年老,光景無多,正好念佛。
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
若人處閑,心無事擾,正好念佛。
若人處忙,忙裏偷閑,正好念佛。
若人出家,逍遙物外,正好念佛。
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
若人聰明,通曉淨土,正好念佛。
若人愚魯,別無所能,正好念佛。
若人持律,律是佛製,正好念佛。
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
若人參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
若人悟道,悟須佛證,正好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