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走自己的路 修自己的心
居士問:師父,有一個同修,我怎麼看他怎麼討厭,他也想和我處好關系,人家也都說他很好,可是我就是看他不順眼,總能從他身上找出一大堆毛病和缺點,還總能搜集來關于他的負面信息,我每天都在觀察他,但實在搞不明白,他修行到底是好是壞呢?
清淨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畫家想畫一幅人見人愛的作品。畫好後,他決定拿到市場上檢驗檢驗。于是,他把畫挂在市場,並在畫的旁邊放上一支筆,寫明“請在你認爲不完美的地方做個標記。”
一天後,畫家取回了畫。天呀,畫上到處都是標記。畫家失望極了,原來自己的畫就是這個水平呀!但畫家轉念一想,不至于呀,自己好歹也是個專業畫家呀,不會差到這個程度。
于是,畫家決定再換另一種方法試試。
第二天,畫家又描摹了同一幅畫,然後挂在市場上,並寫明“請在你認爲最滿意的地方做個標記。”
晚上,畫家取回了畫。看完畫,畫家笑了。原來,畫上也塗滿了標記,在原來不滿意的地方,也被人做了最滿意的標記。
清淨說:無論別人修行多好,也無法和你共享;即使別人修行再壞,也不會障礙你的證悟和成佛。把心收回來,關注于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持自己的戒,忏自己的罪,走自己的路,念自己的佛,擔自己的業,修自己的心,證自己的道,成自己的佛。
不論什麼事,讓所有的人都滿意是不可能的。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凡夫業力顯現的世界並不完美。我們不能苛刻的要求別人完美,也不要妄圖追求得到所有人的滿意。在凡夫的生命中,盡力之余,偶爾留些遺憾,倒可以使人清醒,催人奮進,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有句話叫做:有皺紋的祖母最可親,有遺憾的過去才能升華人生。
須知:所有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正等正覺者,都是在自心根本覺的境界中圓滿,因而完整的心靈解脫,也只能在本覺自性中實現,圓滿的覺悟之道,從來也不能向外尋覓和希求。
DB法王噶mb說:“無論如何,不管別人如何看待你,贊頌你具足功德或是譏嘲過失,也不要太過在意。因爲,即使是功德圓滿的釋迦牟尼佛,也有人覺得他具足過失。因此,不論做什麼事,不論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也不要隨風擺動,這才是我們所要守持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