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念動中禅練習原則與要領

  正念動中禅練習原則與要領

  中華民國正念動中禅學會 編

  ■基本原則

  覺知當下自己的肢體動作。

  一次覺知一個部位的動作,手動腳不動,腳動手不動。

  覺知動與停(動時,知道在動。停止時,知道停止。)

  不要靜止不動;要一直規律地動作。

  ■練習要颔

  1. 手部動作

  端正坐直,全身放松,頭要擡起。

  眼睛正視前方,自然的看,不要看太遠或太近,眼睛舒適的位置爲原則;耳朵自然的聽。讓六根自然的運作。呼吸順其自然,不刻意去調整呼吸。

  可以散盤、單盤、雙盤,也可以坐在椅子上、站立或躺下練習,以舒適爲原則。

  一次覺知一個動作。

  每兩個手部動作之間會有自然的停頓。肢體停時要覺知它『停』,不要忽視這一點。

  覺知肢體動與停,但不要專注,要自然、放松。

  不要默念“動”和“停”,不要數數字。

  (每個細部動作,請參考「自覺手冊」每個動作的文字說明)

  2. 臥時或睡覺前

  臥時,覺知左側臥、右側臥、仰臥、從左側臥起身、從右側臥起身以及仰臥起身。

  睡覺前,可覺知手部小動作或腳部小動作,一次覺知一個部位,動手時不動腳,動右手時不動左手。准備睡覺前可閉上眼睛練習。

  3. 經行

  

  經行時,不要擺動雙手,應將兩手攬抱于前胸或交手于背後。在兩點之間往返行走,距離依現場環境適合度調節。上身不要晃動。轉身時,要覺知腿部和腳部轉彎時的動作。

  不要走太快或太慢,自然地走。

  不要默念“右腳動”、“左腳動” ,不要數數字。

  一次覺知一個動作。

  當你走時要覺知自己正在行走。如果你沒有帶著覺知來行走,就沒有效果。

  但不要專注,要自然、放松。

  4. 手部動作和經行交替進行

  

  練習一種動作久了, 可能會引起酸痛, 手部動作和經行可以交換進行。

  當不再練習手部動作,要轉換爲經行時,兩手固定于肚臍上,腳動手不動,一次覺知一個部位,緩慢起身,要覺知。即使動作轉換也要保持覺知,使動作如環鏈,不間斷!

  5. 手部小動作

  

  工作時,搭公車,或在公共場所等怕引人側目時, 可使用手部或腳部輔助小動作。

  把手放腿上而上下翻掌,或以姆指摩擦食指指尖,或是重複地握拳放拳,慢慢地做,要覺知。

  不論何時何地,練習必須像遊戲般的輕松,每次只動一只手,而非雙手一起動。動右手就別動左手;動左手就別動右手。

  

  6. 日常生活保持覺知

  

  我們不將生活與禅修分開。在日常生活保持覺性,覺知當下自己規律的肢體動作,一次覺知一個部位。

  有人可能會說:『我很忙,沒時間練習。』這些都是借口。如果我們想要做件事情,便能找到時間做。工作時就覺知自己肢體中一個部位的動作。假如你是一位老師,當你拿筆時,帶著覺知拿筆。寫字時也要帶著覺知。

  洗盤子時,就覺知擦拭盤子的那一只手的動作。吃飯時,要覺知地拿湯匙,覺知地將食物放入口中。咀嚼時,要覺知。吞咽時,要覺知。

  肢體不動時,可覺知正在呼吸, 或眼睛正在看, 或耳朵正在聽…。一次覺知一個部位。

  7. 昏沈與妄念對治

  

  昏沈時,加重動作或更換動作,也可去洗臉或勞務,清醒時繼續回到規律的肢體動作上來。我們要下定決心,和昏沈拼個你死我活,妄念來了不要管它,不要跟隨妄念或壓抑妄念,回到覺知肢體動作即可。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