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漫”談念佛

  “漫”談念佛

  “漫”如涓涓細水長流不斷,滲石入縫,不急不緩!

  末法時期,人心渙散,大小根基,各異各別,如述妙有真空大乘之法,恐其間或有疑惑,難生信解,唯有念佛法門,統攝無漏,最應末法衆生之根基,于解脫之道最易簡便直接。

  一句阿彌陀佛,一部《阿彌陀經》,一生定成就,成佛度衆生。

  一個佛土殊勝因緣,善男信女聚會一處,其間各位法師于諸同學與在家居士之開導各有特色,妙意難書,然中心只爲二字——念佛。

  一句阿彌陀佛念來容易,可其中之義示說不盡,無量無邊。佛以四十八大願成就西方極樂世界,爲諸衆生廣開方便之門,只要衆生深信切願,期生淨土,一句佛號,持名不斷,臨欲命終之時,但心不顛倒者,必能蒙佛接引,往生極樂淨土,其大慈大悲,世間言語難以喻贊。

  然念佛容易常念難,能令其念念相續,乃至一心不亂,亦甚非易事,須時憶無常,了人生無非苦痛之中做暫時之樂,樂去苦複還;知身命危脆,生死時逼,正所謂“我今看得他人亡,未蔔我身何日喪”,依此方可發起完全依止之心。增上欲離之念。念佛過程中,切忌好高骛遠,驕慢浮躁,須一步一印,老老實實,應常守護根門,斷煩惱途徑,使其淨念相續,以延伸至日常生活行爲之中,無有中斷,其間即使煩惱掙紮,心無法緣此一念,亦不可頹敗放棄,只要肯以堅韌之性持之以恒,必會七寶池中蓮花生,守得雲開見月明!此之修行猶如文始之“漫”,以水而喻,故名得來。

  求佛不如念佛,念佛不如做佛,然念佛乃爲成佛廣集福德資糧之道,七日佛七雖已過,善根資糧當長存!並會隨之句句彌陀名號持續增上,待諸因緣圓滿之時,便是花開見佛之日!成佛之道已然始于足下,又何愁成佛之路遙遠無期!!!  

✿ 继续阅读 ▪ 佛法與生活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