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子行

  佛子行

  晨,陽光明媚,春風習習,夾帶著一絲寒意。今天學苑組織學僧放生、行腳、托缽的活動。穿過繁鬧的小鎮,我們來到了渡口。

  放生篇

  在渡口,早有護法居士等候在那兒了。她們已經准備好了要放生的魚類。我們靜候了幾分鍾,便開始登船了。很多同學,包括我是第一次坐船,心中很是驚奇!居士們把魚兒搬到了甲板上。爲了安全,大家都走進了船艙。而我很想體驗一番坐船的感覺,便找了一個合適的理由站在甲板上。船開動了,隨著馬達的隆隆聲,船開到了江心,教務長穿好衣袍,同幾位法師,還有我,在甲板上開始爲這些魚兒灑淨、皈依,它們仿佛知道自己將獲得新生了,跳動的很活躍。我大聲的念大悲咒,希望蒙叁寶加被,以此咒力,能令一切見聞衆生,和生活在這水中的衆生的解脫!離熱惱!每位法師也都用盡量大的法音爲這些可憐的而有幸運的衆生皈依、加持。我想著自己與它們的關系,不覺船已經到了放生的地方,本來是想觀景的,我卻忘記了。此時,放眼望去,江水依舊是渾濁的,江面上波光粼粼,遠處漂著幾艘船。居士們將魚兒放進了江中。風吹動著衣角,我站在甲板上,忽然,有一種超然的神聖,我,應該爲衆生而努力!

  行腳篇

  上了岸,稍作休整,便開始整隊出發;同學們今天都背了包,但是包裏沒有一口水,沒有零食;只是背了衣和缽,還有鬥笠一頂。路邊有許多泥塘,裏面有許多魚兒,在淤泥中爬行。聽法師說,這是一種生活在淤泥中的魚兒,長到一定大的時候,就成了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有的泥塘中是魚苗,有的已經是成魚了。泥塘的周邊和上空都布了一層細細的紗網,可能是防鳥來偷魚,也可能是防止魚兒逃跑吧!紗網上挂著很多鳥的屍體。或許這些魚兒此時正如我們一樣快樂,可它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一道菜肴,如果它們知道,還會那樣歡樂的遊動爬行嗎?我大聲的近似呐喊的念著彌陀聖號,希望爲它們種一個菩提的種子。同學們也都爲這看不到邊的泥塘中的生命皈依。我們的內心有慶悅也有恐懼!

  在路途中又有看到了另一幅畫面,也是在一片泥塘中,有一位白發斑駁的老人,穿著短褲,在淤泥中光著腳,艱難的掄著頭,雖然是有陽光的,但初春的清晨,還是有點寒意沁人,有的同學還沒有換毛衣、棉鞋。這位老人,或許已經習慣了泥水的浸泡。這份艱辛卻讓手中的缽,是那樣沈重!

  托缽篇

  走了很久,在不遠處有一片村莊,詩情畫意的坐落在山腳下。我們整理好威儀,穿好衣,戴了鬥笠,便持缽前行了。同學們異常的自信!

  到了村口,我們叁人一組,便開始分頭行動了,大多數的同學們都去了路口的村子,所以我們組決定去最遠的只有一組同學去的那個村子。進入村子後,我們敲開了第一家的門,是一位老太太,她聽了我們的來意,揮揮手說“沒有、沒有,你們走吧!”我們大聲的念了幾句佛號便離開了。但願她舍卻悭貪,常歡喜布施。第二家的們是開著的,女主人正在廚房煮東西,我們敲了叁遍門,她還是沒有出來,耀書師悄悄的進去一看,原來她插著耳機,正唱的不亦悅乎!

  這個村莊內有許多的豬圈,空氣中彌漫著怪怪的氣味。終于看到前面有許多人,我們便走了過去,可是看到了一只白色的大狗,橫在小路中間,大有不讓道的意思,瞪著眼睛警惕的看著我們;慧光師呀了一聲,扭頭就走了;我一邊走一邊念觀世音菩薩,希望那只狗別跟過來;耀書師最令我感動,一邊跑一邊給狗皈依!

  到了第叁家,女主人給我們叁根甘蔗,。第四家,沒有乞到,但是他將我們帶到了第五家,原來這家正在辦喜事,嫁女兒,我們一看,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將來意說明,她們卻歡喜的接過我們的缽,差不多裝完了她們多半鍋飯,這時 另一組的同學也在這家門口出現了,所以一鍋飯都布施給了我們。末了,男主人說:“把其他的師父也帶我們家來吧,我們在煮。”當看到她們那份虔誠與恭敬的時候,內心充滿了慚愧,說不出話來。路過一個小商店時,店主人從路上攔住請我們去她的店裏,問我們需要什麼,本來是不可以去商店乞食的,但我們實在不忍拂她的善意,便說“可以吃的請布施一點給我們”她拿了叁盒八寶粥,恭敬的放在我們的缽中。(飯已裝在袋子中)第七家也是一位老人,不等開口就說沒有,我們依然歡喜念佛離開。

  我們叁人感慨無限,出于一種說不出的心理,決定乞完這個村莊,我們只是簡單說明來意,便念佛,然而接下來並沒有乞到東西。便順著一條小溪來到了集合點。法師和同學們早就開始用餐了,我們兩組是最後到的,但是收獲卻是最多的!

  這次活動帶給我很大的觸動,從中體會到了出家人的那份不卑不亢;也體會到了出家人的那份尊貴;也同時看到了自己的缺失。以前,我一直疑惑佛陀爲什麼不讓弟子們自己煮東西吃,而要那麼辛苦的去乞食,此刻我才明白,乞食是道人修道的開始!

  夢溪道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