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告別朋友

  告別朋友

  寬淨  

  最近上語文課,我對宋詞産生了興趣,經常抱著本詞集坐在床頭細細品味。

  古人詩詞中我以柳永爲最高境界,而不是蘇轼。因爲我曾聽葉老師講過他的大作----《雨霖鈴》。我認爲這裏面最真實最質樸最沒有雕琢的就數那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每次看到這兒,眼前都會眏出一幅感人至深的畫面:即將告別家鄉與送行的人淚眼相看,雙手緊握,不想分開。

  告別家鄉,告別親人,以後呢?柳永反填了“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就匆匆結尾。

  不錯,知心離散,就好像當年沒有奏完的“高山流水”一樣,把心中一切的感念都埋在了心底,一個人低著頭,默默地在人生的征途上行走著。

  真需要這樣嗎?其實未必。

  我想到以前的那些同學,相處兩年的那些同學,然而在畢業後的最後一天,我去送我那位最要好的朋友走時,可他卻連頭也沒回一下。

  之後的兩天過去了,我盤算著他也應該到家了,我就打電話過去,我問他當時爲什麼不回頭看看。

  結果他在電話那頭笑了起來:“我爲什麼要回頭?想回頭的話,我就不用走了!”

  擱下電話,我難以理解這位朋友的心態。于是,我就去做別的事了…..

  轉眼間,畢業離開已將近半年。秋天替代了夏天,冬天替代了秋天。

  那天夜裏,已到九點半熄燈時間,疲憊一天的我鑽進被窩,正要睡下,忽然想起後門沒鎖,我本能地一下掀開被子,跳下床在冰冷的空氣中摸索著去鎖門,就在鎖門的一刹那,我心底一震,突然理解了朋友當時的心態……

  告別了童年,就意味著成年;告別了溫暖,就要面對寒冬;告別了親友,就意味著面對陌生……在告別與迎來之間,沒有空間、沒有時間對過去的留戀,也沒有必要對留不住的東西留戀。

  我們出家人是大丈夫,是大丈夫就不應該留戀溫暖的火爐。告別這些優越的條件時,你我都不要回頭,都要勇于面對即將到來的一切。贏了,固然可喜;輸了,也不要緊,告別失敗,從頭再來,總有一天會贏的。

  告別了朋友!

✿ 继续阅读 ▪ 離別散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