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淪與解脫
從生到死,有多遠?——呼吸之間
從迷到悟,有多遠?——一念之間
從心到心,有的遠?——相谏之間
有生必有死,這是自然的規律,任何人都逃脫避免不了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死亡?
做爲一位出家人,如何面對死亡是我們必修的功課,生死無常,時時刻刻想到即將死去,還會有什麼放不下而執著的呢?常將生死字挂眉間才覺西方有滋味,許多高僧大德都是時刻准備死亡來提醒警覺激勵自己的勇猛精進的向導之心,克服懶惰懈怠堅持不懈地用功辦道的。也是修任何法門所不可缺少的,痛念生死,才能珍惜時間不敢放逸。生死只在呼吸間,又短暫有脆弱,死後又將去向哪裏?隨著自己生前所造的善惡業繼續流轉,能否再得人身?《地藏經》中對造惡衆生所招感的地獄果報,受苦無窮無盡,無有停息,無有間斷,無法形容。在了知了因果輪回的道理,地獄的痛苦之後,該如何珍惜這短暫稀有的暇滿人生呢?該如何管理自己的身語意叁業的造作呢?它將決定你的來生。對于無始以來善惡業的果報應該去承擔,要承擔自己的業果報,積極地播下善的解脫的種子,讓它成熟。在感到地獄衆生痛苦的同時,地藏菩薩的悲心願力及婆羅門女救慈親的感人事迹也深深觸動自己,學習菩薩的精神,不忍衆生苦,救度一切如母有情,長養慈悲心,發心利益無量無邊的受苦衆生。
沈淪在生死苦海的我們,之所以不斷受生死輪回,只因無明,愚癡,沈迷造作種種惡行,受苦無量。“閻浮提衆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說明我們的念念都是罪都是業。那麼,如何轉惡爲善,轉染成淨,是我們所要用功的地方。從迷到悟,只是一念之間,地獄的感召也的衆生的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所現。什麼樣的心念感得什麼樣的果報,當起嗔心時,在你身上即刻呈現地獄,所以對于自己的何去何從,應在每天的起心動念上下功夫,讓它轉染成淨,轉惡爲善,積累我們的善因緣果報,待它成熟。如何走上覺悟的人生?放下自己的一切理念及思維模式,去按佛的教理,經典,戒律去規範實行自己的行爲,以佛的義理去思維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不存有自己的觀念,依佛製的戒律行持,以佛法真理覺悟人生,開啓般若的智慧,引導我們走上涅槃的彼岸。
從生死凡夫到解脫的聖者也都是一念之間,一念的造作就有一念的生死,念念生死,念念佛心,修行就是在心地上用功,在起心動念上用功,讓狂躁不安的心慢慢趨向平靜祥和,讓紛擾的念頭變成佛號,訓練這顆心有足夠的定力來面對死亡的那一刹那,死亡問題是直接的,孤獨的,能否坦然祥和甯靜地去接受死亡是值得思考的。生死無常,人身難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努力用功辦道,直至解脫成佛,利益無量無邊的衆生。
心,佛,衆生叁無差別,即心是佛,可見心是多麼重要,佛法是心地法門,萬法唯識,皆是一念心識所造。
心可以善也可以惡,心可以大也可以小,心可以正也可以邪,善心看一切都是美好的,惡心看一切都是黑暗的。心大可以包容一切,心小不免煩惱,正心則光明磊落,邪心不免鬼鬼祟祟。
所以我們要發好心,發善心,發大心正心,發利諸有情願成佛的心。
是迷是悟只在一念間,是繼續迷淪還是走向解脫的也是一念,好好把握這關鍵的念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