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六課(叁)叁乘教法調伏煩惱的方便

  聖者言教 第六課(叁)叁乘教法調伏煩惱的方便  

  若能時時關注自心的貪嗔癡煩惱而做調伏,我相信從現實生活的角度來說,你的家庭將是最幸福、最和睦的。

  因爲作爲一個懂得調伏內心的修行者,由于長時間調伏內心的原因,你的貪嗔癡煩惱會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少,不再如往昔般熾盛,這就說明你的功德正在增上。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兩位家庭成員之間産生一系列矛盾,往往是嗔心引發的。在知道嗔心的過失和如何調心的前提下,當你與對方産生矛盾時,應第一時間提起正念調伏嗔心,不讓它繼續發展下去,這就是用小乘教法的方式直接對治嗔恨心。一個真正信仰佛教的人都知道嗔心的罪過是非常大的,相信不會明知故犯。

  要記住,修行者只會念誦打坐是遠遠不夠的。因爲我們念誦打坐的目的是爲了對治貪嗔癡煩惱,若不能起到這個作用,即便你說自己在某處幽靜山林或殊勝古刹中禅修閉關很多年,只要內心的貪嗔癡煩惱仍舊與庸俗同道,與往昔完全一致,我們只能認爲你不是一個修行者。因爲我們所謂的“修行”講的就是修心,而不是講解一個形式。

  因此從小乘的角度來說,若我們能做到煩惱生起的第一時間,有意提起正念,知道不能任其發展而予以對治,就是在調伏煩惱。無始以來令我們至今仍然在輪回中漂泊的最大原因,就是我們的內心時時順著貪嗔癡煩惱而飄蕩。現前我們已經值遇衆多高僧大德,聽聞衆多教誨,知道貪嗔癡的過失,以後可不能再繼續任由煩惱繼續往下發展。

  以前,當我們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內心總會爲了照顧自己的面子而任由煩惱繼續發展。我想現前還是應該多照顧一下閻王爺的面子。因爲即便你與家人之間産生矛盾時能占據上風,但又能從中得到多少利益呢?尤其與親人之間産生矛盾,不但得不到任何利益,而且從因果的角度來說,自己已經造下了極大的罪業,産生了更大的損失,這真是一樁虧本的買賣。正所謂“罪惡莫過嗔,難行莫勝忍。”當嗔心生起之時,你已經造下了墮入地獄之因,不久的將來就會呈現痛苦的果報,這是特定的事,因爲因果永遠不虛。因此,當我們發現內心生起嗔心之時,必須有意識地提起正念,決定不能再繼續往下發展。若能做到這一點,家庭中還會有不和諧的時候嗎?當然不會了。

  上一課我們詳盡講解了菩提心,那麼從大乘教法的角度該如何調伏內心呢?同樣是對別人生起嗔恨心時,內心應該把對境觀想成自己的父母。除非這個人非常糟糕,否則世上誰會對父母生起嗔恨心呢?當我們把對境觀想成自己的父母時,相信決定不會産生嗔恨心,這不也是在創造和諧嗎?

  現前我們作爲密宗弟子,該如何調伏煩惱呢?從初次進入密宗時,我們就在講解淨觀的重要性。因此當我們面對令人心生煩惱的對境時,首先要知道他就是菩薩,若對菩薩生起嗔恨心,罪過有多大?在大乘教法中,若對父母生起嗔恨心,他所造作的就是五無間地獄之罪。雖然五無間罪中所說的是“殺父殺母”,但內心對父母起嗔心時,他的罪過就已經開始往這方面發展了。更何況對菩薩起嗔心,過失又有多大?所以就要知道它的過失進行對治。

  以上從小乘、大乘和密乘叁乘教法中講解了如何調伏內心,相信平時若能時時串習,你的煩惱就會越來越少。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