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五千年文明精華之探討
——傳喜法師北京開示
2012.07.29
我們這次是內蒙大草原的一次行程,今天路過北京。這次行程是自18號飛到北京,然後開車直接去內蒙,途經呼和浩特到包頭,十多天來,一直在大草原上。這期間,北京發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災禍,當他們告訴我的時候,我覺得很吃驚。我想,首先還是對北京前幾天遇難的那些我們的兄弟姐妹們,表示一個作爲我們佛教徒的心態,用佛光普照他們,讓他們能夠離苦得樂。那對于他們來說,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我們能夠完好無損,我們就是幸存者。作爲幸存者,那麼我們有沒有思考我們生命存在的意義,這一點很重要。
天災罹難多 佛曲安亡魂
我本來是一個對音樂不太了解的人,後來因爲四川大地震,有一個寺廟請我去做一個慈善的佛教活動。四川大地震近十萬人遇難,特別是我們那些孩子和整個學校的坍塌,很多學校有幾百個學生被埋在廢墟之中。我去做這樣的一個悼念活動時,就想:應該有一個主題曲給他們。我有了這個想法之後,當時就有了一個沖動,歌詞與曲子一揮而就,只花了一刻鍾的時間。這便是我第一首佛曲的誕生。
前兩天,一位上海音樂學院的老師在談論起西方的音樂大師時講:“西方有很多音樂大師、音樂天才幾歲就會譜曲,而且他們的壽命都不長,但奇怪的是,這些大師在死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有人請他們寫安魂曲。寫完安魂曲,這個人就死了。”我想這件事是蠻奇怪的,我這個不懂音樂的人,第一個做的曲子就是爲四川大地震遇難同胞所寫的安魂曲——《送你入蓮光》。我一刻鍾做出的詞曲,海南島的一個弟子子川也在一夜之間就製作出了配樂,我們自己的工作室也在四十八小時之內做出了MTV,我們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因爲那時全國都在懷念、紀念、援助“5•12大地震”。繼第一首佛曲開始,爾後的佛曲也就應運而出,幾首佛教音樂都收錄在了《佛曲大家唱》中。這就代表你做什麼事情,你不必是這方面的專家或者曾學習過很多的相關知識,需要的是你想要做這件事情的這個心。當你有這個心的時候,冥冥之中你就會做到。
舉頭神明在 動念鬼神知
我個人是很相信天有天神,地有地神的。上次我們在杭州濕地坐船,我問導遊:“你相信這個河有河神嗎?”導遊說她不知道,然後又問那個船老大相信不相信河神的存在。這個船老大一聽就說:“有啊有啊,我們造船或新船下水都要祭河神的。無論是造小船的還是造大船的,下水都要有一個宗教儀式,要祭河神。不僅這樣,每年過年的時候,要祭河神;每年第一次下水,也要祭河神。這些習俗是我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我們都相信有河神。”那我又問他除了有河神外,船過橋,那橋有沒有橋神?他說有啊有啊,當然有橋神。那路有沒有神呢?路也有神的,連外面的一個涼亭都有神。那麼我們中國人建立這個思想,好不好?如果我們都建立了“頭頂叁尺有神靈”的觀念,這對我們的社會會産生好的影響,也會對我們人生的行爲有著製約作用。當你想到不好的事情時,你的潛意識就會製止你這個事不能去想。因爲你一想,神靈首先知道了,即使你沒有說出口,你一起心動念,神靈就會知道。
凡抽過觀音簽的都知道:你捧著觀音簽,口裏不用講的,心裏想著觀音菩薩我要什麼,請你告訴我。不管是你搖出來的還是你隨手抽出來的簽,都是很靈的。我這一輩子抽的第一個觀音簽是在1990年冬天,那時候想:我要在山水之間,找一個山洞,然後到裏面打坐修行去。當時還不知道什麼叫做出家,但是我想我要離開家,到山裏面好好修行。
因爲那時候在家裏,我看了佛教的書籍之後,覺得我自己的修行有所進步,但是我覺得離開家,到山裏面去修行會有更大的進步。結果家裏面的人聽說我要出去,都眼淚一把鼻涕一把的,不管父母親啊,還是哥哥啊都很傷心。他們覺得天這麼冷,我一個人出去幹嘛?他們也不知道我會去哪,但那時已近二十歲了,盡管他們對我的自我生存能力還是有一點信任感的,可是我離家他們還是很痛苦的。
我背著行囊就出去了,決定了第一站,我就看地圖,覺得浙江境內的風水特別好,山連著山,山裏面的氣候又比較溫和。因此我就乘火車從上海到紹興,就到了會稽山。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的“會稽山陰之蘭亭”,因爲那個蘭亭就在會稽山的北部,在會稽山的山陰之中。我第一站就是到那。到了之後,看到了大禹陵。大禹治水就是治到現在的東海邊,當時的東海邊就是現在的紹興地區,最後大禹也壽終在這裏,埋葬在這裏。
祭拜完大禹,我就開始爬山,上山了。隨後就來到了一個寺廟叫香爐峰寺,香爐峰是很奇特的,山上的石頭一個一個直立著,都像是茶壺一樣,大家就美其名曰:香爐。第一天晚上我就住在香爐峰寺。寺裏一般都是叁四點鍾就打板上早課,就像我們北京,皇帝上早朝也是很早的,天不亮,比掃大街的還早。掃大街的早也是因爲這個。官轎也好,馬車也好,天還沒亮,冷冷的,大家就往皇宮裏面上早朝了。能夠進早朝的也是四品以上的官員,早朝都去幹什麼呢?在清朝的時候,文武百官跟著皇帝上早朝就是上早課,念佛經,處理國家大事,然後就是念佛經爲國家祈禱。大家看這些文武百官們都帶著佛珠,他們的佛珠都是很精美的,比我的這個漂亮得多。他們的帽子也都很有講究的,頂戴花翎—— 寓意頭上有青天。
我們佛教自古保持了這樣的一個傳統,所以寺廟也一直保持著這個習慣。當時我聽到打板,就趕快起來,大殿裏人也很少,我一個人站在那裏,恰巧看到一個觀音筒放在觀音菩薩面前。我就跪下來,向觀音菩薩祈禱:我想這一次找個山洞修行,不知此行如何?我隨手就從簽筒裏抽了一個簽出來,一看,八十一簽。我覺得這個數字很好,九九八十一。這是我求的第一個觀音簽,這個簽有四句,像詩一樣的,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第一句是“雞與鳳同飛”,“雞”是凡間的動物,而“鳳凰”是天上的神鳥,現在平凡的一只雞與鳳凰卻在一起飛了。那請問一下,我們有沒有佛性啊?我們如果發明了自己的佛性,是不是就跟佛在一起了?雖然我們身是凡夫,只要學佛,領悟到自己的佛性,那不就是跟佛坐在一處了嘛。這個就是“雞與鳳同飛”的意思了。然後下面一句是“高嶺整羽衣”,這就好像是我停在高高的山峰上,在整理著自己的羽毛。第叁句是“造舟需濟度”,就是說你造船不要忘掉船的功能性。船是載物的,所以是“濟度”。這個“濟”是“普濟衆生”的“濟”,而“度”是“普度”的“度”。第四句是“寶物滿船歸”。解簽的人跟我說我做生意一定會發大財,我心裏面很明確我出來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是爲了修行,我是爲了能夠在安靜寂靜的地方見到佛,能夠恢複我的佛性;按照佛的指導、法的指導,我能夠修行有成。當時看到這個簽之後,我也覺得很不錯。
後來我就想了,那我也只是起心動念嘛,我甚至沒有講出口來,但是你想什麼觀音菩薩不但知道而且還給你指示。這四句話就是觀音菩薩告訴我的。後來我也是經過很多次的試驗發現,確實是你心裏想什麼、你求什麼,菩薩就會告訴你。那你想好啦,你一起心動念,佛菩薩知道,天神知道,甚至連鬼神都知道,那你還敢胡思亂想嗎?那我們的老祖先告訴我們子孫的“慎獨”,就是說身處暗室也不敢胡思亂想,如果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不敢胡思亂想,他處暗室也不敢胡思亂想,那麼大庭廣衆之下他更不敢亂說不敢亂想不敢亂做了,這個就形成了我們自我行爲的製約。
如果一個社會,人人都有自我行爲的製約,那麼這個社會秩序就會非常得好。這個心理防線一旦突破,人就會變成洪水猛獸。所以老祖先的這個文化,用心深遠。它既不是主觀的欺騙,又不是對我們子孫的欺騙,確確實實地說明了這個世界有天地善神,確確實實你起心動念,就是有天知地知人知鬼知的。這就是真相,所以祖先也不是刻意地要欺騙我們、愚昧我們。反過來說,你否定了天地鬼神,恰恰就是你否定了真實的客觀現象,這個倒是欺騙了我們,掩蓋了這個真相。一旦我們迷失了這個真相,我們不知道這個真相,我們就什麼都敢想,什麼都敢做,什麼都敢說,違背天地,違背天地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