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有次第

  佛法有次第

  客堂修行次第開示

  2013.10.11

             

     《妙法法華經》在我們佛教裏屬于果,這個“妙”是講佛的妙,也是講我們心的奧妙。但是,怎麼能夠讓你明了果的境界呢?那要從因地入手。

  我們漢傳佛教把印度特別的經典都取回來了,有開智的《楞嚴》,成佛的《法華》。這《楞嚴》是因,《法華》爲果,你要想明白《法華》的果,你要在《楞嚴》的因當中去用功。《楞嚴經》明白了,按照《楞嚴經》去修,修出來覺悟的果就是法華。

  古代師父教弟子都是這麼修,經典不給你看的,差不多了,才拿佛經給你印證一下什麼境界。經書哪一頁、哪一句講的都是甚深的道理,這個要靠修出來的。現在是經典很普及,大家對修就不重視了。那是佛的智慧,我們要有修才能相應的。

  所以老和尚一生弘揚《楞嚴咒》,除了《楞嚴咒》要念,《楞嚴經》更重要,《楞嚴經》明白了,《楞嚴咒》才知道什麼意思。經是顯,咒是密,顯的不知道,密怎麼知道呢?當然《楞嚴咒》有特殊的功德,一個持《楞嚴咒》的人,對這世界的加持非常大。

  信衆:這個“妙”字讀不出來,感恩心生不起來。

  師父:是這樣的,《楞嚴經》要得利了,才知道那個《妙法蓮花經》裏面的妙。

  信衆:開始讀這本經,覺得六度萬行很好。但是有個師父問我,他說:你知道《法華經》怎麼讀嗎?我說:就是把宣化上人講的看了一下。他說:這樣子沒用,讀不出的。我就請他教我。他說:你就放在出離心上,去讀六度萬行這個法本。我又覺得出離心真的很好,我就這樣讀讀讀,到現在這個“妙”字還是讀不出來,感恩心還是生不出來,爲什麼?怎麼生起這個喜悅心?

  師父:,除了出離心,那要修好長時間,還要修菩提心,又要修好長時間,然後才能知道這個。中國的大乘經典,都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出離心只是第一步,現在學佛的人很少知道這些了。

  信衆:那個智者大師一個“妙”字能講九十天,肯定有因緣了,他是大菩薩啊。我現在就是苦思冥想:這個“妙”字我怎麼生這個心?怎麼生感恩這個心?

  師父:古人他有很深的佛學根底,基礎已經紮好了。我們現在沒有次第,小學還沒讀呢,就看大學的教科書,那根本看不懂。

  信衆:要去重新讀一讀《菩提道次第廣論》?

  師父:是的,佛法是有次第的,要聞思修一步一步來,特別是要依止善知識來聞思修,很重要的。

  信衆:這個“妙”字我真是……

  師父:《法華經》是佛陀圓寂前說的,佛也不是一上來就說《法華經》的,講這個經的時候,連舍利弗尊者都搞不懂。

  信衆:這個“妙”字我怎麼想啊、想啊,就是生不起特別感恩心來,我就覺得很罪過。今天請師父給我一個方向,怎麼個層次去讀?

  師父:你年紀輕嘛,應該次第地學習佛法。

  信衆:那我現在應該先讀什麼?

  師父:次第地修行,那個《普賢上師言教》就是,前面講共同前行部分,有了這個基礎,再往後學。前面的每一課,我講得都不算多,你要一個個法深入地去學習、觀修,對每一個法,都要生起真實的感受。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