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觀音菩薩慈悲救度衆生的精神
——觀音菩薩法會開示
2012.11.01
佛菩薩常在人間示現
我們的地理環境——甯波,被稱爲東南佛國。在佛教曆史上,有四尊佛化現在這裏。第一尊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兩千叁百年前就已經來到甯波阿育王寺。還有一個叫古阿育王寺,離阿育王寺十幾公裏,不遠的,現在花了幾千萬又修複起來了,那是釋迦佛陀舍利從地湧出的地方;第二尊是觀音菩薩,在普陀山(以前一直都屬于甯波管轄的);第叁尊是彌勒佛,全中國寺廟裏都供著的那個大肚彌勒形象,就是根據我們甯波奉化長汀村的大肚彌勒塑造的。大肚彌勒出生的那個紀念塔,已經很古老很破舊了,但是還在。祂就出生在長汀村,叫契此和尚,在長汀村邊上的嶽林寺出家,常常去奉化雪窦寺。祂圓寂的時候,在地上寫了四句詩:“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大家才知道他就是彌勒菩薩化身。
甯波叫四佛地,四尊佛出在這裏。除了四佛,還有很多聖賢應化在這裏,這是一個很殊勝的地方。我給你們介紹我們慧日寺的地理環境,佛跟我們有著共生的關系,曆史上有那麼多佛菩薩化現在老百姓生活當中。
彌勒菩薩那個時候,大家都喜歡找祂——請到我家地裏來走一下,到我家地裏來踩一踩。甯波到現在老百姓都有這麼一個傳統:法師如果到你家裏、地裏去走一走,是很吉祥的事情。甯波人都相信,法師到家裏腳踩一踩,是很吉祥的事情。如果這個地方陰氣很重,有邪的、不幹淨的東西,只要請法師來踏一踏就好了,意思是他的腳從這裏走過,這邊就好了,就吉祥了。所以很多人想請我去踏一踏,我到現在還沒有去,一般性都不去。甯波現在還保持著這個老習慣。
那個時候也是,請彌勒菩薩去踩一踩。大家都這樣想:師父到我們這裏踩過啊,這個地方就旱澇保收了。確實就旱澇保收。彌勒菩薩不單單給他踩一踩,有時候彌勒菩薩還去幫他種地,所以才出了那首插秧的詩:“手把青秧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爲道,退後原來是向前。”你看彌勒菩薩在人間多親切啊,還到你家裏來幫你插秧。由我講的這些故事你就知道:佛菩薩常在人間示現。
修習佛法 讓腦細胞複蘇
我們在座的都來自全國各地,彼此都不認識,大家都彙聚到慧日寺來了。請問是什麼力量把大家都湊攏到這裏來?都是佛的力量。你有沒有看到那個偉大的佛啊!像虛空一樣博大,把你從不同的地方,拉到慧日寺來。我們這樣學佛,哪一天死的時候,業報一消除,佛光就現前。我們要對佛升起很大的信念,然後還要學經典,學習怎樣靠近佛。
業障障礙我們見佛。我們有時候想不明白,什麼業障障礙我見佛呢?我們在座的有沒有佛性?佛性有沒有帶來?都帶來了。你能見到你的佛性嗎?什麼障著你見到你的佛性?是不是業障?你想見佛,但你的業障障著你。再講得形象一點:我們頭都帶來了,百分之百的腦細胞都在這裏面,但業障障著你,腦細胞都沒開發。活了一輩子,你的那些腦細胞都沒用過。明明是你的頭,明明是你的大腦,腦細胞是你的,你卻沒有用過它,爲什麼?業障重。
我們講業障重,大家好像都有點難以接受,好像有點貶義詞。我們換一種說法,比較中性一點的說法——腦細胞它爲什麼不能蘇醒呢?爲什麼它不能啓動,啓動不了呢?因爲電力不足。你的腦細胞爲什麼在睡覺?因爲你沒有電,沒有給它能量。
佛教的修行、佛教的學問叫叁無漏學——戒定慧叁無漏學。無漏就是讓你的能量不漏。不漏,它儲存起來的就多。老子在《道德經》裏也說:“長而不殺”。長,讓它生長,不要去破壞它,不要去漏掉,這就是修行。當你能量越來越大時,腦細胞就開始蘇醒。充電、充電,電夠了它就蘇醒過來了,可以用了。
如果你講業障,他會覺得:哦,說我業障重,你就沒業障?這樣就容易執著,容易爭論。業障好像變成貶義詞,大家不願意接受業障這兩個字。
我以前看彌勒菩薩講的《瑜伽師地論》,裏面唯識的理論讓人感覺好接受。學術化的理論,就像我前面講的科學理論一樣,很中性,知識性的,很好操作。彌勒菩薩講眼、耳、鼻、舌、身、意,意又分第六意識、第七意識、第八意識。有本事你好好鑽,從第六意識鑽到第七意識裏去,你試試看。特別現在這個時代,知識分子很喜歡唯識學。這個時代的人貢高我慢,你講業障他不願意接受,講唯識學大家就很喜歡。
但是真正的佛教修行,不僅僅是理論的指導,也需要我們自我解剖,甚至也要仰仗諸佛菩薩、仰仗善知識果地的加持力、提攜力,這是很重要的。這兩天大家拜忏,就是要讓我們身心柔軟下來,讓身心越來越調柔。你調柔了,佛菩薩的光就容易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