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
人既愛其壽。生物愛其命。
放生合天心。放生順佛命。
放生免叁災。放生離九橫。
放生壽命長。放生官祿盛。
放生子孫昌。放生家門慶。
放生無憂惱。放生少疾病。
放生解冤結。放生罪垢淨。
放生觀音慈。放生普賢行。
放生與殺生。果報明如鏡。
如本法師 佛學講座講義--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
〈憨山大師〉明朝僧人,安徽全椒人,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號憨山。十二歲從金陵報恩寺永甯誦習經教,十九歲出家受具足戒,並至棲霞山從法會受禅法,以慕清涼澄觀之爲人,自字澄印。明朝萬曆元年(1573)遊山西省五臺山,愛憨山之奇秀,遂取此爲號,曆住青州(山東)海印寺,曹溪寶林寺等,宣揚褝宗。倡導念佛與看話頭雙修。明朝熹宗天啓叁年十月示寂,世壽七十八。世稱憨山大師。與蓮池大師、紫柏大師、蕅益大師,並稱明朝四大高僧。
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雲:“人既愛其壽,生物愛其命,放生合天心,放生順佛意。”
人人都想延年益壽,長命百歲,人之本性,若談到死亡,個個心驚膽跳,恐怖死亡的來臨,但是,怕死何嘗不死,死亡是中外古今,人人必經的過程,任何人都沒有領有特權與赦免,畢竟有生必有死。
人既愛其壽,生物愛其命。
有了健康、長壽,生命對家庭、社會、國家才能負起服務,貢獻的機會。
放生是順從一切生靈生命生存的權利,回複一切生靈生命的自由權,任何人都不可傷害一切生靈的生命,是建立一切生靈皆有佛性,佛性平等,自由互不相犯,生命獨立,解放恩怨的神聖意義。
放生能救生生世世父母眷屬。
梵網經菩薩戒雲:“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應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衆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衆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律,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殺生吃衆生肉帶來刀兵劫。
願雲褝師雲:“千百年來碗裏羹,冤深如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宋朝詩人陸放翁雲:“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難伸;設身處地扪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
清朝詩人,彭際清雲:“鄰雞夜夜競先鳴,到此蕭然度五更;血染千刀流不盡,佐他杯酒話春生。”
放生功德與利益有十五種:一.放生合天心。二.放生順佛意。叁.放生免叁災。四.放生離九橫。五.放生壽命長。六.放生官祿盛。七.放生子孫昌。八.放生家門慶。九.放生無憂惱。十.放生少疾病。十一.放生解冤結。十二.放生罪垢淨。十叁.放生觀音慈。十四.放生普賢行。十五.放生結善緣。
放生順佛意:一代如來聖教,以普度衆生出離生死苦海爲宗旨。佛法以人道爲主,旁度五道。放生衆生生命,是治標的救度方式之一。
法華經雲:“佛以一大因緣示現人間,何謂一大因緣?開示衆生悟入佛之知見是也。”
衆生有生命,有佛性、可成佛,雖造業墮畜牲道,業報盡,翻身爲人,修行可成佛,放生就是與未來佛廣結善緣。殺生即是殺未來佛。
不吃衆生肉,就是不殺生的擴大延續,是佛慈悲心的流露表現。
放生免叁災: 一.刀兵災。 二.疾疫災。 叁.饑馑災。
疾疫災:疾是多病苦,疫是細菌傳染病。
放生離九橫:放生能遠離九種的橫厄,免受九種的災難,是故聖僧憨山大師苦勸末法衆生應該勵行放生,救度衆生。
放生離九橫: 一.得病無醫。 二.爲火所焚。 叁.橫墮山崖。 四.毒藥咒詛。 五.王法誅戳。 六.水中沈溺。 七.非人奪精氣。 八.爲惡獸所啖。 九.饑渴所困。
得病無醫:得到病症,當下無藥醫,戰不過死神,一命嗚呼哀哉,陰陽相隔,名爲得病無醫。
水中沈溺:犯水厄,中外古今,多少人死在大海,湖水、溪圳、求救無人,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死得無奈,因緣果報,名爲水中沈溺。
古德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爲火所焚
非人奪精氣:惡鬼道的衆生,陰境衆生,魍魉魑魅衆生奪人之精氣,使血氣衰弱,漸歸黃泉。
多放生,可解冤釋結,化消恩怨。
橫墮山崖:殺生重往往橫死郊外荒山。
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雲:“放生壽命長,放生官祿盛。”
彌陀言:你若常發願,命終必得往生淨土,彌陀不虛願也。
放生官祿盛
今生作官大,高官顯耀,揚名天下,是過去生中曾經放生,布施喜舍而所得是也,是名爲因果。
因果經雲:“今生做官爲何因?叁世黃金妝佛身,叁世修來今生受,紫袍金帶佛前求,黃金妝佛妝自己,說盡如來蓋自身,莫說做官皆容易,前世不修何處來!”
黃金妝佛妝自己,成就福德因緣,自己不吃虧,福不唐捐。佛是福慧兩足尊。
今生做大官是果,叁世黃金妝佛身是因。
放生與布施是因,來生得官位是果。
放生後,這些放生物投胎轉世爲人,這些貴人往往是你宿世放生的生靈,你與他結放生緣,救他一命,他今生還你債,回饋你,名爲因果是也。
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雲:“放生子孫昌,放生家門慶,放生無憂惱。”
放生當下就是廣結善緣,子孫就昌旺,家門豐慶,家和萬事興,無憂無惱,快樂充滿希望。
放生子孫昌:子孫滿堂,欲生男便得男,欲生女便得女,處處能隨心所欲─放生果報。
放生是因,子孫昌旺是果。
放生家門慶:放生能得家內喜氣洋洋,一切順利,人事物調和。
放生無憂惱:放生當下慈悲心現前,日日生活在法喜充滿中,心地無憂無愁,輕安自在。
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雲:“放生少疾病,放生解冤結。”
放生是因,少疾病是果。
殺生得叁種果報: 一.多病苦。 二.夭折。 叁.不如意眷屬。
放生解冤結
放生是因,解冤結是果。
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雲:“放生罪垢淨,放生觀音慈,放生普賢行。”
放生罪垢淨有四種神聖意義: 一.放生諸佛贊歎。 二.放生消除因果循環。 叁.放生求忏悔。 四.放生善根增長。
放生諸佛贊歎:放生順佛意,增長大慈悲心,日夜得安甯,福德日益,諸佛贊歎。
放生消除因果循環:世界戰爭,國家內亂,這是衆生共業,因果循環所致,若能實踐放生業,解除因果牽纏,世界戰爭,國家內鬥,自然平息。
放生求忏悔:宿世殺業重,今生明白因果,不斷放生救度衆生,一來以表忏悔,一來拔度衆生免受災難。
放生善根增長:發起放生的大願,當下就是大慈悲心的流露,也是善根同一時間展現的刹那,很多人因爲放生的關系,使得感觸生命的可貴,這種仁慈的表現,心地自然善根大展流露。
放生觀音慈:人人履行放生,保護衆生生態,衆生生命得到保障,這種慈悲心的表現,當下就是如同觀世音菩薩化身,普度衆生一般。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雲:“應以國王、宰官、比丘、比丘尼、居士、婦女、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國王、宰官、比丘、比丘尼、居士、婦女、童男、童女身而得度,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衆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诃薩,于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爲施無畏者。”
保護野生動物,比起放生來得神聖莊嚴,因爲有逮捕動物,侵占動物的生命權,才有慈悲放生的動機,這是無可奈何的補救方法,如果能當下保護野生動物,保障動物自由生命權,“放生”這個名詞就消失于世間了。
放生是由外在的動物放生起步,放生到最後要回光返照,將自己心內的貪嗔癡衆生,也應該一一放生出去,達到心地清淨無汙染,光明自在,解脫得證無上菩提,這就是真正的放生神聖意義。
放生普賢行:放生不只是放畜牲道的衆生,還包含六道的衆生在內,放生是廣義的度化衆生,所以放生具足普賢十大願王的德行。
華嚴經普賢菩薩雲:“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爲體故,因于衆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菩薩不能離開衆生而成正覺。
華嚴經普賢菩薩雲:“若諸菩薩以大悲心饒益衆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故菩提屬衆生,若無衆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就無上正覺。”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雲:“受持讀誦普賢十大願王,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刹那,一切諸根,悉皆壞散,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複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于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
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雲:“放生與殺生,果報明如鏡。”
印光大師雲:“十法界雖異,心性是同,舉凡叁乘六凡、如來視之皆如一子,何以故?以其皆具佛性,皆堪成佛故。叁乘且置。六凡、天、人、阿修羅、畜牲、餓鬼、地獄,雖則高下懸殊,苦樂回異,總皆未斷惑業,未出生死。天福若盡,即便下降,獄罪若滅,仍複上升,猶如車輪,互爲高下。我今幸得人身,理宜委曲設法護惜物命,體天地好生之德,全吾心恻隱之仁。良以諸物與我,同生于天地之間,同受天地之化育,而且同知貪生,同知畏死。仁人于枯骨,尚且掩而埋之,于草木,尚且方長不折,況肯爲悅我口腹,令水陸諸物,受刀砧烹煮之苦哉。”
回教教主穆罕默德雲:“不要使你們的胃成爲動物的墳墓。”
基督教聖經-利未記第六章二十節。耶和華對摩西說:“他和他的子孫所要獻給耶和華的供物,就是細面伊法素祭,早晨一半,晚上一半。”
基督教聖經-利未記第十一章四十一節:“凡地上的爬物是可憎,都不可吃,凡用肚子行走,和用四足行走的,或是有很多腳行走的,就是一切爬在地上,你們都不可吃,因爲是可憎的,你們不可因什麼爬物,使自己成爲可憎,也不可因這些使自己不潔淨,以致染了汙穢。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所以你們要成爲聖潔,因爲我是聖潔的,你們也不可在地上的爬物汙穢自己。”
基督教聖經-利未記十九章二十六節雲:“你們不可吃帶血的物。”
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人既愛其壽,生物愛其命,放生合天心,放生順佛命。放生免叁災,放生離九橫,放生壽命長,放生官祿盛,放生子孫昌,放生家門慶,放生無憂惱,放生少疾病,
放生解冤結,放生罪垢淨,放生觀音慈,放生普賢行,放生與殺生,果報明如鏡。
《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