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誠敬奉叁支香,一心頂禮叁寶尊
清遠法師
燃香敬佛是佛教徒禮敬佛菩薩的一種重要方式。在佛教剛剛傳入中土時已有燒香禮佛的現象,據《魏書•釋老志》記載:“漢武元狩中,霍去病獲毗邪王及金人,率長丈余,帝以爲大神,列于甘泉宮,燒香禮拜,此則佛道流通之漸也。”這裏所說的丈余金人,即是指佛像。由此可見,自漢代始就有了燃香敬佛。隨著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敬香的風氣也普及開來,如今已成爲佛教徒最爲普遍的敬佛方式。
然而,近年來有些香客熱衷于在寺院裏面燒頭香、燒高香、濫燒香,使得寺院裏面煙熏火燎,少了一些文明氣氛,卻多了火災隱患,這其實是對寺院清靜環境的一種汙染。有些製香、售香企業爲牟取利益從中推波助瀾,甚至還兜售劣質香。有些導遊爲拿取回扣,以各種名義要求香客到他們指定的地方買所謂的“發財香”、“長壽香”、“智能香”誤導欺詐香客。這些進香活動的弊端,違背了佛教“心香一瓣,虔心禮佛”的精神。
達摩祖師在其《破相論》中指出:“燒香者,亦非世間有相之香,乃是無爲正法之香也;薰諸臭穢無明惡業,悉令消滅”“今時衆生不解如來真實之義,唯將外火燒世間沈檀薰陸質礙之香,希望福報,雲何得”。我們不要燒劣質香,搶頭香,濫燒高大香。燃香敬佛既然是心懷虔誠禮敬佛菩薩,就不應該讓劣質香産生的有害氣體環繞莊嚴佛像之間;我們不應刻意去和別人搶頭香,因爲時間的概念是刹那刹那無始無終的,每一刻燒的香都是頭香,每一炷香也都是爲自己爲衆生的福慧而敬獻的;所謂燒高香、燒大香則是做給別人看的,如果心中總想在外相上超過別人,哪裏還有謙恭之心,香的高大並不能代表心中的虔敬,而且現在的很多高香和大香是由劣質材料製成的,含有許多有毒化學成分,對環境造成汙染的同時,也對大家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傷害。所以從淨化寺院環境,保持佛地清淨,消除火災隱患,提高信衆素質,創建文明寺院出發,都應該虔誠敬奉叁支香,一心頂禮叁寶尊。讓燃香敬佛回歸其真實本義,以表達對佛陀的感恩與懷念,以啓示衆生去染成淨,覺悟人生,以智慧火燃起戒定慧無價珍香,供養叁寶和十方無量諸佛菩薩。
(清遠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寺廟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