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是方法

  禅是方法

  

  瑞星

  縱觀喬布斯重回蘋果之後推出的一系列産品,iMac、iPod、iPhone、iPad等,共同的也是最鮮明的一個特點,就是簡約。最直觀的外形、最簡單的操控方式、最直指人心的功能設計……這些都讓蘋果産品的用戶爲之瘋狂。

  而主宰這樣的設計方案的不是所謂的市場調研或者消費者的意見,而是喬布斯精神世界。喬布斯相信通過內心的明悟,能夠找到一條終極的産品之道。這是禅給他帶來的啓示。

  甯靜的心,質樸無瑕,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禅。禅要求人們放棄已有的知識和邏輯,用源自內心的感悟去解決問題。所以禅是一種方法論,它告訴世人,最筒單、最有效地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是盡可能多地積累知識,而是通過禅定來獲得“證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的智慧”。

  奇虎360董事長周鴻點評喬布斯“做了經典的減法”,也證明了喬布斯從禅宗中得到的簡約理念。“我相信喬布斯花了很多時間在內省,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只不過他可能不願意講出來。” “我想喬布斯在做産品上有一種哲學的高度,他真的能夠做取舍。”

  喬布斯從禅中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在裏德大學接觸到禅宗之後,喬布斯曾經放棄一切到印度去尋找撣的真谛,尋找生命的意義。這種近似瘋狂的舉動當然不爲世人所理解,但是喬布斯卻從中悟道,産生一個願景:有朝一日要在美國——一個宗教世俗化的社會中,借助人們迷戀消費和物質的享受的弱點,創造一家公司,把宗教和商業結合起來。也許這也是喬布斯爲他創立的公司命名爲“蘋果”的原因,蘋果就是伊甸園裏的“禁果”,人們渴望得到它,即使不惜因此而犯下罪孽。

  正因爲産生了這樣的想法,喬布斯從印度回來之後積極籌備自己的公司。喬布斯的好友史蒂夫·沃茲尼亞克答應與喬布斯合作。于是1976年4月1日愚人節這一天,蘋果公司成立了。

  喬布斯或許是一個專斷的人,因爲喬布斯從來不認爲顧客就是上帝,據說,蘋果早期市場營銷部門也包括了喬布斯本人,他會看著鏡子中的身影問自己需要什麼。在處理客戶關系上,喬布斯相信亨利·福特的名言:“如果我問顧客想要什麼,他們可能會說自己想要一匹快馬。”所以,喬布斯不相信客戶,他相信自己的內心。

  但是內心裏,喬布斯卻具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喬布斯每天清晨醒來時,總是會問自己: “假如今天是我的最後一天,我應該做什麼

  ”是的,喬布斯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對他自己而言最有意義的事情,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他的態度簡單而堅定“No”。喬布斯在經曆過死亡威脅之後,悟道: “如果佛祖保佑我重獲健康,我將用余生去從事造福世人的偉大工作。”

  正是抱有如此熱烈的理想,喬布斯才沒有在禅中沈醉,他將參禅視爲一種途徑,通過禅找到造福世人的方法。這又和佛教“慈悲”的說法不謀而合,所以喬布斯的佛教信仰不是“小乘”,而是“大乘”,他能由己及人,他比消費者更了解他們到底需要什麼。

  摘自《音聲海》2013年第2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